我省召开探索人道法项目经验交流会部署扩大项目试点工作

18.10.2016  23:37
    “只在一年的时间里,浙江省探索人道法项目试点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上公开课的老师对项目课程和原则把握得非常精准,对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运用得非常娴熟,前期试点工作取得的鲜活经验具有示范效应,这说明浙江省开展探索人道法项目首批试点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织宣传部青少年与志愿服务处副处长张灏这样说道。

    10月12日至13日,浙江省探索人道法项目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湖州召开。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红十字会、教育部门以及试点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工作人员70余人参加会议。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高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青少年与志愿服务处副处长张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俞盈老师等出席会议。省红十字会人道传播与组织管理处处长褚学东主持会议。
 
    经验交流会上,总会组宣部青少年与志愿服务处张灏副处长,对浙江省探索人道法项目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指出,加强青少年人道教育工作,开展探索人道法项目教学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孝慈仁爱”的传统文化、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预防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应急救护培训、国防教育等六个方面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充分发挥项目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俞盈老师代表省教育厅对项目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表示赞同,对我省探索人道法项目试点工作给予肯定和好评。
 
    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高翔代表省红十字会作了部署动员讲话。他在充分肯定湖州市、萧山区项目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从思想认识、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意见,对下一步如何做好全省探索人道法项目扩大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结合自身实际,设立试点单位先行先试,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人道法项目实施范围逐步扩大,项目实施成效显著。他要求,通过五年努力,争取实现“建立一支稳定的项目师资队伍、开发一本浙江本地化项目教材、培育一批项目示范学校、建立一套符合浙江实际的项目宣传和推广机制”等“四个一”的目标,并提出了项目推行的总体安排。同时,他强调,各地各级红十字会要从“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科学安排、务求实效,引导激励、强化保障”等三个方面推动项目试点工作的开展,切实形成探索人道法教育的工作合力。

    会上,湖州市红十字会、杭州市萧山区红十字会、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初级中学以及湖州市浔溪中学等单位领导和老师分别作了试点工作经验交流和分享。
   
    根据会议安排,12日下午,全体与会人员前往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观摩项目教学公开课。来自湖州市红十字会、吴兴高级中学、湖州交通学校的张媛、沈炎霞、严梦丹和罗丹老师分别上了《人道视角》、《旁观者的两难困境》、《地雷之殇》、《武装冲突所产生的人道需求》等探索人道法项目精品课程。
 
    探索人道法项目是专门为13-18岁青少年设计的介绍国际人道法及开展人道教育的项目。项目旨在探索战争、武装冲突中凸现的道德和人道问题,核心内容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主要学习目标是引导青少年用人道视角观察国内外各种事件,帮助青少年将人道原则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增强他们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该项目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作在我国开展,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香港、澳门等13个省(市、地区)开展。2015年,省红十字会选定湖州市和杭州市萧山区作为首批项目试点地区,并由两个地方遴选优秀师资在安吉组织举办了第一期项目师资培训班,启动开展项目试点工作。一年来,通过两地红十字会、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学校的共同努力,共有17所试点学校相继开课,特别是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湖州交通学校、浔溪初级中学等学校,已基本完成8-10课时不等的教学计划。首批试点地区在项目宣传推广、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课时安排、本地化讲义研发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