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态势有所缓解 “入篮”满月,人民币“去哪儿”

05.11.2016  04:01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1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491,升值71个基点;而数据也显示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较前一交易日升值172个基点。记者留意到,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在10月单月跌幅创“811汇改”以来新高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态势有所缓解。

    这是人民币止跌信号吗?人民币贬值到尽头了吗?近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接连出现贬值,引起了广泛关注。

    美元持续走强

    人民币贬值属正常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美元加息预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保持0.25%—0.50%的基准利率不变,这是去年12月加息以来,美联储今年的议息会议已经连续七次按兵不动。此前,市场人士也分析,美联储几乎不可能在总统大选前一周内加息。美联储的这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元对其它货币的升值趋势。不过,美联储在表示维持利率不变的同时又强烈暗示12月份加息预期,美联储的绝大多数官员预计今年内有一次加息,因此市场对12月份加息的预期已经非常高,联邦基金期货利率对12月份加息概率的判断从会议前的73.3%攀升至78%以上。

    “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是近来美国经济发展表现较为强劲的结果,不仅人民币,很多国家的货币都对美元出现贬值的情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雪军告诉记者,美元升值预期强烈,短期内人民币出现贬值是正常的。持类似观点的还包括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他日前频频表态认为,人民币近期贬值属于正常现象。

    “中美之间对货币和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不一样,美国实行的是预期管理模式。”金雪军说,美国经济通常会考虑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物价上涨率等三个宏观经济指标,对于这三个指标通常又会设定一定的预期增长,然后将实际增长与预期增长进行比较。“如果说达到或超过预期,那么说明经济发展得很好;如果达不到预期则说明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公开数据显示,进入下半年美国经济的增速已提升,最近公布的第三季GDP年化增长率提升至2.9%,而劳动力市场早已在前一段时间开始走强,通胀率也在逐渐上行。观察今年以来美元加息预期经历了数次升高回落的小周期,但美元走强趋势仍较为明显。美元加息预期已经积累到一定高度,虽然每次小周期都有所缓释,但加息预期总体上在不断推高。

    汇率弹性增强

    不会持续大幅贬值

    “目前来看,美元升值的空间还是有的,并且这种升值与美国经济走强的趋势一样,具有一定的惯性。”金雪军说。在他看来,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可能还会继续一段时间,但是中国不会让人民币出现持续贬值、大幅贬值。

    人民币贬值是一把双刃剑。大家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国际收支变化中,如果其它情况不变的话,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而贬值有利于出口。一些专家指出,人民币贬值能带来的出口刺激仍然受到不少限制条件,但可能带来一定的外汇储备增量,这对于贬值会有一个缓冲作用。

    金雪军认为,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有较大的缓冲余地。各国都会容忍一定程度的、小幅的贬值波动,但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连续贬值的基础。

    国内一些机构的研究也认为,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仍与美元指数的走向密切相关。尽管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较强将导致美元指数易涨难跌,不过,在美元重新逼近100点关口后,面临来自整数关口的阻力,加上美国大选前选情突增变数,欧洲局势的不确定性对加息也构成扰动,美元继续上行的动力不足,无疑暂时缓解了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的压力。

    在12月份加息预期推高的背景下,人民币还会继续贬值吗?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鉴于美国12月大概率加息已经提前被市场基本消化,年内美元指数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有限,人民币贬值和外汇流出压力随之将有所缓解。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袁华明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