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跌 阶段升值行情或已结束

08.12.2016  23:36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昨日(12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808,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3个基点,创近4周来最大降幅。

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575,利好数据刺激隔夜国际汇市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日回调下跌。

对于后市,多位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依旧承压,“破7”是大概率事件。然而如果投资者现在加入到“人民币贬值游戏”中,面临的风险将加大。

此前的升值行情到头了吗?

昨日早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233点,创近4周来最大降幅,报6.8808。中间价的大幅调低也使得在岸及离岸人民币汇价表现疲软。

金融专家韩会师指出,12月6日虽然人民币中间价大幅升值,但实际上盘中人民币即期汇率与中间价的偏离幅度被再次拉大,而巨大的偏离幅度导致本来可以更强的人民币汇率只出现了小幅上涨。

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在6.8575,创下过去三周以来的最高值。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CNY)即期汇率一度逼近6.8635,涨幅超过0.25%,同样创下近一个月最大的单日涨幅。截至6日20时,境内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徘徊在6.8779,远离11月24日创下的年内低点6.9330。

而在此前11月28日直至12月5日的6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即期汇率对中间价的偏离幅度很小,这种波动模式确保了“参考一篮子货币”主导了人民币的走势,借助美元指数近期的疲弱行情,人民币对美元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升值行情,成功远离了6.90整数位置。

韩会师认为,“即期汇率紧贴中间价”是在目前的结售汇格局下,令人民币对美元实现双向大幅波动的有效手段,而人民币对美元实现双向波动又是淡化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的重要前提。如果放任即期汇率对中间价频繁发生50个基点以上的偏离,那么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很可能会回到“易贬难升”的旧格局。而这种旧格局的延续只能刺激市场更强烈的购汇意愿和更消极的结汇态度。

在多位银行外汇人士看来,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更大的贬值压力,可能来自外部环境——不少国际投行依然不依不饶地看跌人民币。

华创证券分析师屈庆认为,虽然中国拥有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在汇率持续下跌,外储下降过快的双重压力下,不能排除央行会利用加息对抗人民币汇率过快贬值的可能性。

在多位外汇交易员看来,在美元年内加息几乎已经定局的情况下,央行适时加息有助于维持当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优势,避免美元对人民币非对称性加息引发人民币利差优势下降,引发更多套利资本撤离人民币回流美元资产,带来新的贬值压力。

不过,目前还看不出中国央行有加息的迹象,作为一个可替代的措施,央行或许会通过收紧资金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资金拆借利率抬高,间接起到加息作用。”一位外汇交易员认为。若美元涨势过猛,央行才会真正将加息列入维护人民币稳定的应对措施选项。

作者:记者 方薇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