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小学深化课改 广受师生青睐

27.06.2016  09:32

图片由学校提供

说起杭州市人民小学,总让人联想到学校的特色运动项目,比如竹竿舞、打腰鼓、打陀螺、玩空竹、撇洋片、滚铁环等。

学生不仅闹闹腾腾地玩,还要在玩乐中锻炼身体、学习知识。这体现了学校一直倡导的办学理念——乐学会玩。围绕着这个理念,从2008年起,在校长郑志龙的支持下,学校先后实施了3个省级课题,连续举办多届“乐学节”“活力动动节”。

学校打造的多样性阳光体育活动,在全国获奖,教育部体卫艺司还对学校几个精品项目进行了专门的拍摄。

人民小学的办学理念,与省教育厅倡导的深化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一致的:小学的教育,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在的可能性,用更科学、系统、全面的教学和活动,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享受学习、玩有所获。

从上学期开始,人民小学遵循省教育厅的指导意见,全面梳理了学校的课程架构,针对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挤出时间给学生留白

基础性课程实施“校本化

在人民小学教学副校长徐晓燕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学校课程改革的规划方案。在确保开齐开好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校针对语数英科这四门学科,做了一定的拓展和完善,重点开展了“慧·悦读”“玩·数学”“指尖上的科学”“舌尖上的英语”。

这四门课程,属于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都是老师从学校课程中挤出时间来落实的。“各年级学科老师,会挤出时间给学生留白。”副校长徐晓燕介绍,为了有效落实课程,学校还推出了长短课。

短课一般5—20分钟。人民小学晨读课20分钟,每周二、周四晨读课是“慧·悦读”时间,各年级学生按照计划诵读经典或诗文;每周三、周五落实“舌尖上的英语”,各年级英语老师,根据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搜集、选择、积累一些内容相符、难易程度相当的英语绕口令、儿歌、歌曲和与英语故事,让学生说一说、唱一唱。

除此之外,每堂英语课之前,老师会留白5-10分钟,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语绕口令、儿童、歌曲或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学校鼓励语文老师每堂课给学生留白10分钟左右,让学生自己多读、多写、多悟,“其实有时候不是课时不够用,而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了,我们需要给学生更多时间去阅读和感悟。”徐晓燕副校长说,学校之所以这么重视阅读,也是顺应发展的需要,就连中考、高考对课外阅读、名著阅读的要求也都在提高。

长课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每周二中午1小时“阳光阅读”,语文老师或班主任指导学生静心阅读。针对“玩·数学”“指尖上的科学”,每周各自开展一节大课,进行思维训练、科学实践、探索研究等。

课堂上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针对数学和科学这两门学科的拓展,学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创意创新能力。

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教科主任金筱观察过,之前很多学生到了五六年级,连打绳结都打得不太好。而相比实践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更弱,“有时我和孩子探讨,某个科学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会回答因为教材上就是这么设计的。但当我再追问教材为什么这样设计的时候,学生就答不上来了。

指尖上的科学”针对三到六年级学生,分别渗透三个课程目标。其一,设计观察日记、种植活动、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其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小制作、小视频拍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其三,组织科学小发明小创造的申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

玩·数学”从一年级开始,设计思维训练、实践活动、开心数园三个部分的内容。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每个年级采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写方式,补充趣味性的内容。比如,一年级学生玩七巧板、二年级学生玩魔方,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当学生学习了汇率的知识,老师会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周末带着自己的压岁钱,跟着家人上银行办一张属于自己的银行卡;到了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家庭用电量、用水量,以及年度最高和最低数据;五年级,学生通过玩洒绿豆的游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这些内容,需要学科组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阶段的教学来设定。对于学生来说,如此延展出来的课堂反而显得更加轻松好玩。

几个老师上一堂课

跨学科“”整合

除了学科的延展,人民小学还玩“跨学科整合”。上个学期,学校提出:各学科老师可以根据某个教学内容,进行自由组合,既可跨年级又可跨学科。刚推行这项教学任务的时候,一线老师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到底该怎么弄?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老师们上报上来的方案五花八门。有语数学科组合的,有体育和语文、科学组合的,还有美术跟语文组合的。为了磨课,老师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找教学道具、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个环节的衔接,磨合得快的,大概用了半个月,磨合得久的,大概花了两三个月。有些老师,就自己设置的课堂主题,在整个年级都试教了一遍。

一个小时的课,语文、科学和体育怎么融合呢?语文吴老师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主线,从美丽的秋天讲到漂亮的落叶,正当学生对缤纷落叶产生好奇的时候,体育唐老师带着全班学生跑到操场,捡拾落在校园角落里面的落叶,为了让学生对树叶有更科学的了解,科学江老师就出场了。

这样的课堂形式,学生非常喜欢。“不管是考试的作文还是平时的日记,很多学生都写了这难忘的一课。”徐晓燕说,通过这次教学研讨,她发现老师的心态和观念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教导主任项英告诉记者,她英语课上到天气的时候,特别想邀请科学老师补充天气的专业知识。

这次教学研讨,是学校课改工作的一次试水,同时我们也借此机会向老师传输一个全科、融合、拓展的理念。”徐晓燕说,今后学校将会慢慢扩大跨学科整合的面。

寒暑假鼓励学生申请专利

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小创意

人民小学每年都会增加一些校园专利,这也是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之一。

每到寒暑假,学生可向学校申请“小发明”“小创造”的专利。一般,一个班会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提交申请,最终每个班会有3-5个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学生的专利都是怎样的呢?“学生小发明往往来源于生活,中低段学生比高段学生要有创意。”副校长徐晓燕对301班刘宝珠的“专利”特别有印象。

刘宝珠是个长头发的女生,不过自己不会扎头发。有时爸爸妈妈工作忙,她常常折腾很久都梳不整齐,甚至因此导致上学迟到。有时候,站在校门口值周的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会在校门口帮刘宝珠梳好头发。

我希望发明一个自动梳头器。它外表是一个头盔,当戴着它按下按钮后,头盔内部的齿轮就会自动帮你将头发梳整齐。然后将头发抓成一个马尾,扣下存在里面的皮筋。这样我就不用愁爸妈工作太忙,没办法帮我梳头了。”不过,刘宝珠有点遗憾,虽然专利申请送上去了,但制作这个道具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

负责科学教学工作的金筱却很乐意看见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这样的活动,至少可以打开孩子的想象力,或许会在他心中种下一颗科学、发问的种子。说不定,刘宝珠这样的孩子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呢。”金筱透露,目前刘宝珠才三年级,但这个创意的原理却已涉及到了五年级。

深化拓展课程的开发

打造综合实践课程

除了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外,本次课改工作中,人民小学进一步深化了拓展性课程、融合打造了综合实践课程。

拓展性课程主要包括体艺为主的阳光体育、社团选修以及艺术棒棒堂。

前者是学校的的一张金名片,主要结合了“一校一品竹竿舞”“一班一品”,以学生兴趣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确保学生体质健康的前提下,将每天锻炼一小时做成了精品课程。“一班一品”每个学期每班可重新选择一个运动项目,这么一算,小学六年下来,原则上每位学生可掌握12项体育运动项目。

同时学校带动艺术课程,“口琴”“美术写生”等活动在原基础上继续改进提高。学校实施口琴进音乐课堂已有10年,口琴教学基础较好,而学校口琴社团多次参加市区艺术节器乐合奏比赛并获奖。

社团选修,采取必修和选修两种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拓展社团课来说,目前学校共56名教师,目前开设社团共53个。每周三下午第一节下课以后,是学生自主走班上课时间,学校共开放39个社团。每周一次早上7:00-8:00之间,6个社团活动开放;每周一次下午4:00-5:00之间,8个社团活动开放。

另外,学校从“乐学节”“活力动动节”“全员运动会”“校园节日(典礼)”“游走杭州”“丫丫新加坡游学记”等多个角度开放和实施综合实践课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贞颖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