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谈综艺电影:别相互排斥

15.03.2015  14:03
爸爸去哪儿2》海报

  “为什么综艺节目就不能拍成电影?”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联副主席龙红谈及现今热门的“综艺电影”话题时这样反问记者。

  近年来,《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中国内地热门电视综艺节目因改编搬进影院取得高票房,而遭受电影业内人士和广大网友的热议和炮轰。

  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爸爸去哪儿》,取材于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拍摄周期仅有5天时间,却收获了近7亿元人民币的高票房。

  一年之后,“综艺大电影”《奔跑吧兄弟》成功复制《爸爸去哪儿》,在今年年初上映5天票房就逼近3亿元,“创造”了又一个电影“奇迹”。

  如何看待电视综艺节目纷纷“抢滩”影院荧屏?综艺电影,究竟是不是电影?

  龙红表示,“我认为这种问题不用去太较真,只要它敢放到影院去,它就一定有它的制作成本,制作商他敢去制作,成本收得回来,观众愿意去买得看,我觉得这就是市场的需要。”

  龙红认为,“电影只是一种制作方式,或许有些综艺节目,你在看电视的时候它冲击力不够,但在影院里看,它有那种音响和那种环境,整个感受起来身临其境,像看大片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可排斥的?”

  “市场应该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当它能够生存,大家都接受的时候,那就说明它就有存在的道理。”龙红表示,“文化是多元共存的,都不要相互去排斥。你也不能说,谁都是傻瓜就跑影院去看,为什么他们愿意去看呢?”

  龙红指出,“像纪录片电影一样,其实综艺电影同样也是有脚本、有结构的。它并不是没有构思,随便什么都拿上去演,也是有前期创作的。”

  此前,有不少专业电影人质疑,这样的综艺电影会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拍综艺电影更会扰乱中国电影市场等。

  对此,龙红认为,“文化需要海纳百川,做文化艺术的人,胸怀还是要宽广。电影同样可以多元并存,如果你的作品足够好的话,终究能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