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聚焦企业创新:科创力度仍需"加把劲"

15.03.2019  10:33

  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14日电(汪恩民)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支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就如何加强企业科创力度纷纷献策,提出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科创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审计披露等建议。

  “离开实体经济的基础,科技创新将无以为继。”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叶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看来,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重视实体经济发展。而这方面政府需有所作为,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他建议,政府应研究出台资本利得税,引导资本“脱虚入实”,让劳动所得与资本利得相匹配,预防实体企业在盈利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将精力转移至房地产、股票、债券等资本运作,导致主业败落。同时,将政府的产业规划列入立法程序,确保产业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避免地方在编制产业政策时忽略自身比较优势,全盘复制上级规划,造成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

  企业的创新发展亦离不开人才的助力。俞学文指出,目前许多民营企业人才供应存在明显短板,没有形成科学的人才观,缺少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他建议,政府应把更多的优待政策、激励措施向民营企业倾斜,扭转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结构性失衡局面。同时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密切合作,携手培育新兴产业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

  谈及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联常委、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则将目光投向了科创板上市公司。

  “科创板上市公司不仅要满足一般上市公司的门槛要求,如销售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更应着重突出技术创新相关的指标要求,且这套标准应贯穿上市周期动态实施。”陈乃科认为,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科技进步转化为经济动力的核心制度安排之一,对于建立技术进步为主线的资源配置模式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建议,对科创板企业应引入技术创新审计,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和执行有效落地;发挥技术创新审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将技术创新审计报告动态纳入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上市周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