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京腔,唱响壮丽史诗

09.06.2016  05:28

    浙江京剧团创排现代京剧《大渡河

    现代京剧《大渡河》宣传海报。

    6月7日上午,浙江京剧团京韵坊剧场一片“刀光剑影”——该团为纪念建党95周年、建军89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创排的大型京剧《大渡河》,首次向记者展示了现场片段:瑞金突围,湘江遇挫,危难当头,殊死奋战。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取得了一次决定性胜利。

    排练场里,不时转换的场景,伴着演员激情的演唱,让人顿时身临其境——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在世界历史上堪称军事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战争史上所创造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奇迹!而“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红军在极其艰苦的长征途中打得非常艰险与壮烈的一场重要战斗。

    深入实地

    再忆峥嵘岁月

    为了创作好《大渡河》,今年初,浙江京剧团团长、导演翁国生,编剧施小琴等演职人员深入大渡河畔、泸定桥上实地采风。在泸定桥旁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烈士墓、红军后代居住地等考察、采访,收集宝贵的第一手创作素材。他们跋山涉水,深入乡间,采访了很多当地居民。

    汹涌澎湃的大渡河、迎风悬晃的铁索桥、偏远的小山村……编导们与当地老乡手拉手、面对面促膝谈心,追忆难忘的历史,讲述前辈的壮举,回顾那场艰苦卓绝史诗般的长征。

    站在泸定铁索桥上,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两边是险峻的高山,翁国生说:“飞架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由13根粗壮的大铁链组成,两旁各有两根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铁链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就连木板都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悬空的13根大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当年红军战士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勇气让翁国生内心震撼、感动。

    采风途中,翁国生好几次看到高高飞翔在山巅之上的山鹰。它无惧大渡河的汹涌和高山的险峻,自由翱翔,充满自信。山鹰的矫健身影,不就是当年红军英武雄姿的生动写照吗?

    于是,雄健的山鹰出现在京剧《大渡河》中,它是大渡河的灵魂,它是红军战士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是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让观众鲜明地体验到,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英雄史诗。通过实地采风考察,翁国生撰写了两万多字的导演阐述,为《大渡河》的开排打下了扎实基础。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慧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