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 小镇编织城市之梦
店口镇,这是诸暨工业的一张名片,10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拥有8家上市公司,2014年的GDP达到124.7亿元,跻身中国百强镇。如今的店口镇还是浙江省小城市试点镇,正在努力编织一个小镇的大城之梦。
作为长期以来的工业强镇,店口镇在“造城”过程中,始终在思考工业如何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企业对土地资源要素粗放利用,对生态环境过度破坏,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尤其是由“镇”变“城”的大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实现转型升级,是店口的大城之梦实现的关键,也是产城融合的第一步。
店口企业众多,但是九成以上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小型加工企业。“我们主要通过倒逼转型、整合转型、技改转型和招商转型,加快当地产业转型步伐。”店口镇党委书记方维炯介绍,店口镇最近几年工业企业转型成效显著,比如店口的熔铸产业,经过三轮专项治理,淘汰了落后产能,产生了极大的生态效益;经政府撮合,爱水宝、铭仕、华佳等企业抱团拿下一个总额将近10亿元的大单。
海亮集团就是店口镇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以铜加工业务起家的海亮集团,抓住市场契机,启动多元化发展战略,如今已发展成为横跨房地产、教育、农业、金融等六大行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产业,如今在海亮集团的产业比重中已经微乎其微。正是在海亮集团的示范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店口企业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告别过去的落后产业。可以说,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的店口产业,正在为一座崛起中的新城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
由"镇”变“城”,一字之差除了基础设施上的差异外,更有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长期以来,店口镇的众多企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人口,如何让这些新店口人融入店口新城,实现与当地人和谐共处,亦是当地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店口打出了“外来人口本地化”的口号,投入250万元建立大病基金,专项用于7万多新店口人大病救助;推出人才公寓,成为新店口人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充分保障新店口人的政治待遇,不少新店口人被选举为各级人大代表……店口正以它特有的气度,容纳四面而来的新店口人。
由“镇”变“城”,除了新老店口人的融合之外,更伴随着农民向市民身份角色的转变。农民变市民,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的变化。事实上,为农民变身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店口走在了全国前列。店口建立三新科技创业园,“三新”指新店口人、新农民、新青年,厂房租金比市场价低30%。该创业园一期共有22家小微企业入园,其中新农民10户,新青年6户,新店口人6户;另外吸引了35家电商企业入驻。
“以前农村私建违章建筑作为厂房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今他们进城了,进城之后饭碗不能丢,怎么办?‘三新’创业园的建立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三新科技创业园管理中心主任叶迪虎说,入园企业发展形势良好,比如诸暨市诚翔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生产厂家,以前是在下塘畈租用民房作为厂房,后来成为三新创业园的首批入园企业,如今发展势头迅猛,成为福特汽车的配件供应商。明年一季度,三新创业园二期也将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