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产出“大效益”——杭州市滨江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纪略

18.02.2019  21:24

日前,记者从浙江省经信委发布的《2018年度全省89个县(市、区)“亩均论英雄”绩效报告》中获悉,杭州市滨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1342万元、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5.43%,分别为全省平均指标的13倍和3.48倍,均位列全省第一。2018年度,该区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广东深圳。

近年来,滨江区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有力抓手,着力破解用地瓶颈,以“小空间”产出“大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路。

坚持产城融合创新城市扩容途径

滨江区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23%是水域和林地,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近两年,该区针对性开展多项规划底图叠合、指标统合、政策整合工作,通过“多规合一”调整用地空间,适度提高高新产业用地规模,后备产业用地调整到5500亩,较之前增加87.2%,形成空间配置相互协调、时序安排科学有序的“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

腾笼换鸟”拓空间。滨江区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2018年通过“三改一拆”和“城中村”改造实现交地4305亩,腾挪出大量用地空间。老旧厂区“零地技改”,实现了园区功能、产业、效率、空间环境、基础设施“五提升”。同时,该区强化产业集聚,重点布局以会展业为主的奥体博览城、以物联网产业为主的物联网产业园、以互联网产业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园和以文创业为主的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四大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集约发展。

向上增地提高土地承载力,向下挖潜提升土地利用率,滨江区还着力在“上天入地”上下大功夫。在符合规划和区域城市形态前提下,该区明确工业用地容积率“能高则高”,将城市工业项目容积率提高到3.0,同期其他主城区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为1.52,节地率达到1/3。据统计,从2015年~2018年,该区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均在3.0以上。该区鼓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投资项目原则规定建设地下两层,对建设地下3层及以下的部分建筑按1000元/平方米给予奖励。以该区主干道江南大道为例,2016年启动地下快速路建设,道路全长约4.2公里,其中隧道段长3.2公里,双向4车道,有效缓解地面拥堵。

坚持优地优用创新产业供地模式

每供一块产业用地努力成就一家上市公司”,滨江区响亮的供地目标,反映了该区严把产业供地标准,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产业项目的决心。该区坚持走低能耗、高产出、以研发为主导的产业高端化发展道路,2018年,结合“标准地”工作要求,提出升级版供地标准,新增单位排放、单位能耗等控制性指标。

分规模供地,是滨江区的一种创新。对于达不到供地标准但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该区先以租赁方式供地,培育至符合供地标准后再供应单宗土地。目前,该区拥有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8家,孵化面积44.88万平方米。

分阶段供地则是另一种创新。该区一般确保企业首期项目用地15亩~ 20亩,再根据发展需求分期供地,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领军企业均以这样的供地模式在该区发展壮大。

滨江区还通过优化合作,探索出城市工业新模式。该区大胆推行“研发总部﹢生产外移﹢结算回城”新思路,确保企业研发总部不外迁的前提下,为企业牵线搭桥实行生产基地外移。近年来,该区已协调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等企业分别在桐庐县、富阳区落户建设智慧制造基地,实现区县产业协作大联动、大发展。此外,该区开拓性推出“工业综合体”开发新模式,通过国有企业开发建设工业综合体,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运营”,实现城市工业项目集群建设和资源高效配置。

坚持亩产评价创新用地管理新思路

在滨江区,“亩产效益”评价体系,以亩均投资强度、产值、税收以及能耗水平等亩产效益评价标准作为企业优先拿地的主要指标,一直倒逼着企业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升级。作为“亩均英雄”典范,该区全球安防产业龙头的海康威视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19亿元,亩均工业增加值达1.32亿元、亩均税收1522.15万元。该公司在区内已投产98亩3宗土地的基础上,取得第4宗工业用地,形成城市工业智慧用地示范效应。

此外,该区建立健全土地分阶段权证管理制度,实现了用地的全程服务、管理:在项目落点环节,完成地价集体会审、战略性产业认定;在供地环节,抓好履约监管、协议并联审批;在开工环节,落实开工提示、企业约谈工作,促使项目早开工;在竣工环节,抓好土地复核验收、履约监管协议验收,促使企业早竣工早投产;在项目投产环节,落实亩产效益考核,规范工业用地用途管理。

该区加大盘活存量用地力度,实现建设用地从“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转变。近3年,该区消化“批而未供”用地2641亩、供而未用土地7663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810亩。如:收购原UT斯达康公司的24万平方米建筑,进行再开发再利用,设立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孵化器建设,有效缓解了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紧缺局面。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