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产品实物体验① | 互联互通 构筑物流新图景

16.12.2015  03:11
  2007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鼎立时代潮头,落子物流业,启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开启了“互联网+交通”在物流业的有力实践。短短数年,这项最初仅由地方交通部门主导构建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和物流信息化推进工程实现三级跳,跃升为国家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代表中国牵头组建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合作机制,启动了与欧盟、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如今,这个公益、开放、共享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正借信息化之力,不断推进物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升物流链各方的关联度、协同度,满足跨领域、跨国界的物流服务需求。
  纵向互联   
  贯通物流生态链
  启动建设之初,平台便制定出台LOGINK标准,为物流链各方提供标准体系和基础交换网络。按照这一物流信息交换的“普通话”,原本相互孤立的物流链上下游企业接入平台,开始了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如今,一条按照LOGINK标准搭建起来的无形“物流信息高速公路”,正连接起制造、商贸、运输、仓储等企业,贯通物流生态链的各个环节。
  华东医药供应链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重点发展药品物流配送、医药行业代储代配送业务的公司。几年前,该公司为缺乏高效的物流信息传递渠道而困扰;平台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2011年,我们按照平台制定的统一标准完成了接口改造,正式接入平台,实现了与承运商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无缝对接。点击鼠标,便可轻松、实时获取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状态信息,信息沟通差错率从原来的3%降到0.05%,人力和单据成本降低50%,物流协作效率提高80%以上。如今,我们90%的物流业务都通过平台进行流转,日发送货物价值达到25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沈建方告诉记者。
  无数类似于华东医药的企业通过平台,打通了物流信息互联互通的“任督二脉”,营业部里没完没了的物流信息传真单据成为了历史,物流业也不再受“点式经营”、“信息孤岛”的困境影响而步伐沉重、桎梏不前。互联与整合,带来了物流协作效率的提升。
  “截至目前,依托平台实现互联的企业已达到40万家,其中制造业28%、商贸业17%、交通运输及仓储业55%,平台标准已覆盖全国70%以上运输管理系统,成为国内最大的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制定者和物流互联网根服务器。”平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十二五”期间,通过平台互联,物流作业周期缩短10%,互联企业间的物流协作效率提高25%。
  横向互通   
  跨领域有机衔接
  记者从平台获悉,目前平台汇聚的车辆、从业人员、企业等信息库存总量已达13.7亿条,日均信息交换量2000余万条。散落在物流环节的各种碎片化信息,通过平台得以集聚,而这,成为了平台在推进公共信息整合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借助平台的力量,我们升级了机场货站操作系统,打通了机场和货站之间的信息通道;并建立机场数据中心,和杭州海关等管理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和跨领域信息衔接,大大简化了进出口、报关等流程。”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空物流有限公司浙江航空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陈景瑜这样表示。
  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平台将继续深入推进跨交通运输方式、跨管理部门的跨领域物流信息高效衔接,并以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为纽带,积极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等重点工程提供重要支撑。
  互联互通的物流时代已经来临,一张跨领域、跨国界的物流业互联网+正在形成,其服务范围纵向贯穿制造、商贸、运输、仓储等整个物流生态链,横向由公路、水路、民航、铁路等交通领域并逐步向海关等跨部门领域延伸,通过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无缝互联,借信息化之力,拥抱“互联网++”新浪潮。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