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实施“五四三二一”工作法破解留守儿童亲情缺失难题

05.06.2015  18:28

人民小学章安校区举行结对孩子手拉手活动。



前所小学上徐校区教师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



结对家庭爱心活动。


  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让他们进入一个“有爹疼有妈爱”的完整家庭,感受到完整的爱,更学会去爱……昨日,记者从区教育局获悉,今年,椒江区实施“五四三二一”工作法关注留守儿童,走近留守儿童,给他们提供学习及生活上的帮助,全力呵护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的亲情不再缺失。
 
五四三二一”为留守儿童建关爱体系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或连续3个月外出工作的农村在家儿童、孤儿、遗弃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目前,椒江区共有在校留守儿童3998名,其中双方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1879人,一方外出的2119人。为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我区制定了《椒江区留守儿童教育实施意见》,实施“五四三二一”工作法。

  据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潘友方介绍,“”指“五清楚”,即各校不仅要清楚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更要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内在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档案,并定期更新相关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四优先”指在安全上优先教育和监管,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由各校形成各自相应的制度机制。
  此外,“三沟通”、“两管理”、“一对一帮扶”等都是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出发。所谓“三沟通”,首先要求学校和老师应与留守儿童本人多沟通,让他们有集体归属感;其次,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沟通,以便协同家长有效应对;再者,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保证其父母可以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与子女进行经常性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留守儿童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两管理’是要建立健全代管家长制度,组织教职员工密切协同代管家长,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另外,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独特作用,抓住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积极开展对留守家庭家长的教育培训,使学校和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潘友方说,“一对一帮扶”指的是党员教师与留守学生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一对一”结对帮扶,让一个完整的家庭给予孩子完整的爱,及时排解孩子心中的困惑和不良情绪,促其健康成长。
 
结对帮扶让留守儿童感受完整的爱
  “五四三二一”工作法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中最让孩子们受益的要数结对帮扶行动,这个行动让留守儿童真正融入到一个“有爹疼有妈爱”的完整家庭中,让他们感受到爱,并懂得如何去爱。

  “第一次见到应依萍是在去年3月学校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上,依萍就安静地坐在那里,不言不语,表情甚至可以说有一些木讷。”人民小学五(6)班学生王艺瑾的妈妈说起初次见到留守儿童应依萍时,感觉这个孩子太安静了。初次见面,艺瑾妈妈给依萍送上了礼物,但依萍也表现得极其平淡。“后来我了解到,依萍是寄宿在小姨家,她的父母都在四川经营西瓜生意,常年在外。
            结对之后,艺瑾妈妈经常带着依萍一起出去玩,“多次交流之后,我明显感觉她脸上的笑容多了。现在一到我家,就和我女儿一起看书,一起聊天。看着依萍的改变,我也觉得蛮开心的。虽然孩子也没说什么感激的言语,但她的灿烂笑容让我真切感受到,孩子对我的家也是有爱的,这就够了。

  人民小学的陈玲素老师见证了学校里结对帮扶的发展过程,“我们在校本部选了5个爱心家庭,和章安校区的5个留守儿童家庭结为对子,然后每3个月举行一次集体活动,每次活动大家都互帮互助,暖意融融。”陈玲素说,除了集体活动,这些爱心家庭也会私下举行聚会交流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社会的温情。

  据了解,有些结对孩子来自不同校区,他们之前是陌生的,但有些结对孩子之前就是好朋友,他们的结对只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

  三甲街道中心小学五(2)班的谢欣媛和陈昕彤就是由好朋友演变成结对的关系。两个孩子都是急性子,但她们却从未吵过架,用谢欣媛的话说:“我们一直都是互相包容、互相谦让的。

  “我是读二年级的时候才知道她的父母在她刚上小学时就去武汉做生意了,她由外婆、爷爷奶奶轮着带。尽管陈昕彤比较外向,但有时候,她也会想念她的父母,我就告诉她,你妈妈没在家没有关系,你可以来我家,我家就是你家,你也可以把我的父母当成你的父母。”此后,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三年级时两人就成了结对关系。

  “以前,虽然陈昕彤的性格开朗,但总感觉她有很多事情想不开,我想这和她父母没有在身边有关系。自从她走进我家之后,我感觉陈昕彤和以前不一样了,她心中一有不快就会马上告诉我或者我爸妈,她现在过得很快乐。”谢欣媛说。(椒江区妇联供稿)

 

栏目:儿童发展  编辑:梁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