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生不能“裸奔”

04.03.2016  09:35

    浙江在线03月04日讯   (记者 陈伟斌 史春波)此次两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温州医学院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的雷后兴,就互联网医疗这个议题,带来了自己的两会提案。

  雷后兴认为,在目前互联网医疗安全形势日渐严峻的状况下,不仅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疗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也要从立法和监管人才培养层面,提升互联网医疗的“体质”,从而维护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

  当前互联网医疗产业迅速发展。据预测,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规模将达到125.3亿元,中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3以上。但现实中,国内相关法律缺失,监管空白,互联网医疗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雷后兴介绍说,从诊疗层面看,单凭互联网简单问诊就出诊断和开处方,容易误诊。同时目前还存在着互联网医疗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因而发生医疗事故时,也有可能出现互联网医生“裸奔”现象。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互联网医疗平台建设标准。网上诊疗有关基本功能、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合同、网上支付等内容以及电子文档保存时间、举证的有效性均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互联网医疗企业、医生及患者均难以提供有效的举证资料以维护自身利益。

  从互联网数据安全等层面来看,雷后兴认为目前也还缺乏有效保障和监管,一旦发生大规模健康数据信息泄露事故,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此外,在互联网上医生真假难辨、药品真假难分、网监人才短缺等状况,也都是目前互联网医疗发展所需面对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