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本月起监管收紧

09.10.2015  11:53

互联网保险市场面临新一轮调整。10月1日起,《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正式实施。随着新规的到来,记者注意到,网销万能险大量被迫下架,打着“高收益”字样揽客的理财险种变得稀有了。

业内人士指出,各种违规宣传乱象有望逐步好转。

此前,互联网保险处于监管灰色地。五花八门的网销万能险,曾因其收益高、期限短、跨区域销售实现“爆发式增长”。

7%以上的收益率,允许一年退保,可以跨区域销售,从去年以来,一些网销保险产品用“高收益、短期限、低门槛”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去年“双十一”期间,网上的一款理财型保险产品甚至创造了半小时销售10亿元的记录。

记者近日登录电商平台及险企各大官网直销平台发现,大多数网销理财型保险或者下架或者显示售罄,可供选择的产品寥寥无几,收益率也大不如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近期资本市场的波动,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下滑,而险企自身投资收益自然也会波及到万能险等产品的收益率,“超高收益的万能险产品本身也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

另有分析指出,从目前监管的态势来看,险企开展互联网销售需设分支机构,也就是说万能险将不得跨区域销售,如此一来,分支机构少的险企若欲借助互联网理财险拓展业务规模的美梦或将落空。

互联网保险推高产品创新力度的同时也饱受争议,奇葩保险横生、理财类保险收益攀高等现象层出不穷。为维护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自10月1日起,各家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必须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官网指定区域披露相关信息。

中保协于9月30日向各类保险机构下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互联网保险业务信息披露管理细则》,要求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中介公司在内的各类保险机构应事前披露信息。对于合作期限或销售期限在10个工作日以内的合作机构或保险产品,允许事后披露信息,但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一位险企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保险理财产品往往以高收益吸引投资者购买,实际上保障功能可忽略不计,隐含了不少风险。此次监管部门规范互联网保险的销售也是意在倡导保障型产品的发售。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方薇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