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独峰书院荒芜百年后恢复讲坛 再现朱熹理学遗风

03.11.2014  15:39

  中新浙江网11月3日电(记者 童静宜 见习记者 奚金燕)杭州南下三百里,一路上峰回路转、景色宜人,至括苍山麓处,更是山水神秀。八百多年前,一古稀老者因官场跌宕,心怀愤懑,便沿此路巡历抒怀,突遇缙云仙都“孤峰”之奇,豁然开朗,于是就地开坛讲学,广收门徒,一时盛景无双。

  可在之后的数百年里,由这位绝世大儒朱熹所开创的“独峰”书院却几度沉浮,几近荒芜。闭门一个多世纪后,11月1日,独峰书院终于再度敞开了大门,受邀学者梁忆南、邵炳军、任平作为独峰书院恢复后的首批“先生”,奉上了一场国学文化盛宴,续写着千年传世儒风。

  朱熹深耕理学之殿堂

  诗书传家传统浓厚的浙江,曾经有很多个书院,不过传承至今,保存完好的仅有不足20座书院,独峰书院就是其中之一。

  从缙云县城出发,驱车十多分钟,至仙都倪翁洞景区的好山月镜岩下,就能看到一座绿荫翠叶簇拥下的古老庭院。推门而入,只觉得院内碧影幢幢、阴凉如水,深秋的燥热就这样被隔绝在外了。

  沿着圆石小径拐过一个弯,就能看到院落大门上悬挂着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晦翁遗迹”匾额,“晦翁”为朱熹的别号。再越过门槛,只觉得院内别有一番洞天:石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椤木石楠、银杏、山茶、芭蕉等名花古木隐于其中,落叶袅袅。

  独峰书院占地1200平方米,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每一间都各有千秋。正厅主位为朱熹的坐像,仪态雍容,坐像正上方的“正气”匾额乃朱熹亲笔。礼圣殿则是供奉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的地方。这些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古老又不失庄重,似乎在诉说着书院的沉浮史。

  宋淳熙壬寅,古稀之年的朱熹“上疏劾台守”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心怀愤懑之下,便离开了繁华的杭州一路南下经台州至缙云。陶醉于仙都山水,朱熹在此写下了大批歌颂仙都的不朽之作,完成了《朱子家训》、《四书集注》等一系列鸿篇巨制,同时广收门徒开坛讲学,来自浙中、南、西千里山乡的学子多达500余名,一时盛景无双。

  朱熹离开后,他的学生建读书堂于仙都岩。宋宝庆三年,人们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定名为独峰书院。之所以起名独峰书院,据说一方面因为它正对着鼎湖峰,另一方面也有劝解当事人“独慎”的意思。宋咸淳丁卯,书院得以扩建,规模达到了当时一流。

  从此,独峰书院声名远播,跻身南宋“八大书院”,成为浙南历代人民耕读好学的文化基因。同治十二年,缙云知县何乃容改址在好山脚下的“晦庵先生弥节于此”之处重建。

  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从独峰书院走出去的举人进士多达200余名。1908年,缙云第一所小学鼎湖小学在独峰书院旁诞生。1936年,缙云中学在独峰书院诞生。至今,从缙云中学走出去的博士多达300余人。

  今人重拾国学之讲坛

  书院,在中国教育史长河中曾一度是滔滔主流,可以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殿堂,又是传播创新思潮的前沿阵地。独峰书院历史地位突出,文化底蕴深厚,但因各种原因,几十年来,或被挤占,或被荒芜,独峰书院的文化教育、传承功能不断弱化。

  为了让这颗遗落在山水间的国学明珠重焕光彩,今年以来,缙云县委、县政府对独峰书院进行了简单的修缮和布置。后在社会各界支持和缙云在外乡贤学子的帮助下,830多年后的今天,独峰书院终于恢复了百年讲坛。

  前临清澈的好溪,背倚苍翠的月镜岩,11月1日,受邀学者梁忆南、邵炳军、任平作为独峰书院恢复后的首批“先生”,在朱熹讲学之地开坛授课,分别讲授了黄帝文化、朱熹文化和古代书院文化。

  “修复书院到底有没有意义?”在授课过程中,杭州文澜书院院长任平掷出了所有人的疑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任平讲道,实际上,现代书院不仅仅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教育制度,更具有藏书、祭祀、国学研究、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作用,“在民族自尊心达到一个低谷的现代时期,书院往往能够成为现代教育的补充,在青年‘为己’方面多做文章。”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邵炳军认为,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却忌因循守旧,迸发出了一种革新精神,尤其体现在他的《诗集传》中。他认为,在大力提倡中国梦的今天,朱熹的思想内核,如“天人合一”、“治民守法度”、德化大成”可以说是一种有力的补充,“因此传承朱熹革新精神,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恢复朱熹讲学之书院,更是适应社会发展之举。”

  一场国学文化饕餮,开启了一座百年书院的新生。仙都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柯国华表示,接下来,仙都景区将对独峰书院进行大规模恢复性修建,将其打造成为弘扬国学的新场所和人文旅游的新看点,让更多的现代人接受传统经典国学教育,汲取圣贤的智慧与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