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杂技俑,汉代的治愈系“手办”

24.02.2015  09:31

和韵天下——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

地点:南宋官窑博物馆 (春节开放时间: 8:30~16:30,除夕13:00闭馆 ) 展期:4月16日前

文物,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多的是前人智慧的体现。乐舞杂技俑,汉代的治愈系“手办

8000岁的骨笛、5000岁的陶埙、4000岁的鱼形磬;西周应国的编钟、安阳殷墟出土的编铙……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好歌曲”由来。

古人没什么娱乐项目,唱歌、听戏算是一个大项了。河南博物院送来了很多古代的乐器,有些你可能听都没听到过,更别说怎么用了。

比如,一根由鹤类肢骨制作的笛子,是一件7音节乐器,是展厅内最古老的文物。它可以发出7个音节,在它出土之前,人们一直认为7音阶来源于西方。

青铜编钟,认知度蛮高。但还有跟编钟长得像“三胞胎”的,镈(bó)、铙(náo)。春秋时期的特镈,高92.5厘米,重300斤,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市李家楼郑公大墓,声音很特别。

现在动漫迷都喜欢手办,老祖宗的手办,这里有一组——汉代乐舞杂技俑,15个胖瘦高矮各不相同的小人儿自在地舞蹈:有的挺着肚皮,抬脚伸手,身体微微前倾,做出自由泳的姿势;有的扎着马步,双手呈射箭状……圆润的体态配上夸张的动作,逗趣十足,是治愈系舞蹈团。

这个展览有57套乐器,共计162件,其中14件为一级文物。两件国宝级文物,一件是1990年在河南淅川县徐家岭楚墓出土的青铜神兽,另一件是上面介绍的、1987年在河南舞阳市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原标题: 乐舞杂技俑,汉代的治愈系“手办” 作者: 网络编辑:叶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