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利好 推动义乌外贸逆势增长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28.10.2015  15:03

  义乌市统计局对外发布了2015年1-8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外贸出口增速快中趋稳,1-7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85.0亿美元,同比增长38.9%,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46.1和42.1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出口183.1亿美元,同比增长40.5%,比上半年低4.8个百分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153.8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在全国外贸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中,义乌能一枝独秀,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改革红利。一系列改革从不同方面优化了贸易流通,为义乌获得了贸易新红利。2011年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4年末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9610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政策,都促成了外贸通道的便利。2015年更是捷报频传,7月份获批成为首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和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8月份获批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无疑推动着义乌向更现代化的商业流通方式、更宽的贸易范围、更优的商业环境、更强的市场辐射力迈进,最终达成内外贸融合发展、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内贸流通改革和国际贸易改革协同展开、建成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的目标。
  二、跨境电商。在传统进出口下滑的情况下,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推进外贸发展的新渠道,在通关、税收、支付、金融、仓储、融资、政策层面等迎来多重利好。去年义乌实体市场内贸成交1000亿,出口1460亿, 跨境电子商务1153亿,其中跨境电商占到三分之一。今年1-7月份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618亿元,同比增长31%。接下来,义乌将着重在三方面推进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一是力促线上线下融合,布局海外仓来扩大跨境电子商务比重,使电商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提高到二分之一,既要构建实体丝绸之路,也要构建网上丝绸之路;二是把进口作为重要战略。在义新欧班列常态化以后,打通进出口通道,把进口货物装满,实现贸易平衡;三是打通境内境外,义乌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以后,一方面对国内现有的义乌小商品城实施加盟或委托管理,一方面在丝绸之路国家沿线城市布局海外仓或小商品城,使义新欧铁路成为商品和物流的展示和销售的集散地。
  三、铁路口岸。义新欧班列开通以来,义乌与中亚国家的外贸额都在以200%-300%的速度增长,增速很快,今后有望借助国家政策,把陆港新区打造成国家一类铁路口岸。目前铁路总公司规划了2000亩的一类口岸“义新欧陆港小镇规划”,通过和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部门的汇报沟通,有望纳入到十三五规划中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使得义乌与沿路国家在道路联通和政策沟通、跨境人民币结算、个人账户,对外投资等方面更加便利化,促进贸易发展。
  四、“经营者”政府。三十多年以来,从“兴商建市”、“引商转工”、“贸工联动”、“国际商贸城”,再到如今的“跨境电商”,义乌的每一步战略举措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长期以来,舆论及学界对于“经营者”政府一直诟病不断,指责它没有效率和腐败等等。然而,作为县级市的义乌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颠覆了以往“经营者”政府的负面形象。义乌小商品城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开办,不仅从它的股权结构上可以看出,而且作为政府,它和企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拥有权力。一般的企业办事需要求助于政府,而作为政府,它自身就能为经营提供便利,还能向上级部门申请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措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义新欧”铁路布局、“义新欧”陆港小镇规划、便利通关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9610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等都让义乌小商品城在与其他贸易和物流中心的竞争中获得了优势,在外贸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取得逆势增长。(义乌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