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生态旅游全域升级

07.06.2016  19:07

  生态,是丽水所有经济的底色。在“好山好水”“真山真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是丽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的实践,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脱帽“欠发达”、迈步“绿富美”的有力举措。

  正是长期以来丽水政府部门对旅游的“高看一眼”,使丽水的生态旅游驶入“快车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畲乡侨乡长寿乡、古村古堰古廊桥”成为都市人寻找乡愁的载体,住“丽水山居”、喝“丽水乡茶”、品“丽水山耕”成为丽水旅游的新标签。去年全年,丽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 6301.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6.02亿元、增长25.5%,“绿水青山”真正在处州大地流淌成为“真金白银”。

  归零翻篇开新局。站在“十三五”发展的新起点上,丽水正朝着“将生态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千亿级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的目标迈进。同时,大众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也迫使丽水加快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丽水生态旅游正以更高的定位,不断追求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生态净化:将丽水打造成“大景区”

  以“天然氧吧”“浙江绿谷”“长寿之乡”名冠浙南的丽水,纯净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3000个,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1年于全省领先,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这样的谆谆教诲,是期待,也是责任。为了把大自然赐予的秀山丽水保护好,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好原生的生态,给“两美”浙江保留更多的绿色,丽水深入推进“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全面净化生态,美化城乡。

  在全省“四边三化”基础上,丽水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两边”(村边、城边)和“三美”(城美、村美、房美),努力打造成片连线的美丽乡村风景线。并深入推进“治水治气”工作,从“烟头不落地”等小事做起,努力打造生态之城、清洁之城。

  当大众旅游需求侧从观光游到体验游、深度游转变,发展旅游不再依托单个的景点,整个城市都是旅游的目的地。那些农田和民居相间的乡村、小城镇、中心村,山边、水边、村边、城边,这些目之所及的“边”上风景,正成为丽水全域景区化的窗口。

  在金丽温高铁进入丽水的首站缙云,高铁沿线的违建厂房正被逐一拆除,低小散企业也被拆迁并进行复绿。在高铁经过的新建镇笕川村,一江清水倒映着统一色调的民房,五百亩花海竞相绽放,让人目不暇接。

  在木制玩具之乡云和,这一童话元素正融入城区的每个角落,路边房屋的城堡屋顶、公交车站上的木制小车、迎宾大道旁的卡通木偶……都让人眼前一亮。“整个云和城区都当作4A级景区来打造”。

  在丽水莲都区,“看到烟头就捡起来”成为一种常态。“无烟头企业”“无烟头学校”随处可见,“烟头换VIP卡”“烟头换酱油”“烟头换门票”等活动深受老百姓欢迎,人人争当“无烟头旅游目的地”创建的宣传员、劝导员、监督员。

  正是细节折射出丽水旅游环境的改善和老百姓文明素质的提升。丽水城美、村美、景美的旅游环境,得到游客的普遍赞誉:“现在的丽水,处处是风景,村村是景观。”

  “要紧紧抓住全域化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把丽水当作一个大景区,重新整合、深度挖掘各种旅游元素,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让人们不仅要记住丽水的景区、景点,还要记住丽水这个城市。”丽水市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优化:“旅游+”发挥乘数效应

  经历过三十多年建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的“景点旅游”模式,如今旅游业已从封闭的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方式转变。而经历着从“旅游资源大市” 向“旅游产业强市”转变的丽水,正围绕着打造“千亿级”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努力争当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主角。

  “旅游+”已经深入丽水的每一个角落。以古堰画乡为主体的瓯江休闲旅游带,是丽水“旅游+小镇”模式的探路石;以白莲节、桃花节等为载体的系列农事活动,是丽水“旅游+农业”的创新点;以摄影、畲族风情、乡村春晚、特色民宿等为内容的文化活动,则是“旅游+文化”“旅游+民宿”不断前行的助推器。

  特色小镇成为丽水旅游新型“经济体”。目前,丽水正着力构建“小县大城、组团发展”的旅游特色小镇集群,使之成为丽水新型城镇化的新模式,旅游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在8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跟旅游有关的特色小镇就有6个:莲都古堰画乡小镇、龙泉青瓷小镇、龙泉宝剑小镇、青田石雕小镇、景宁畲乡小镇、松阳茶香小镇等,凭借各自的“个性标签”成功上榜,成为“旅游+”助力丽水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支点。

  “丽水山居”成为丽水旅游业的又一张“金名片”。丽水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77个,占全省的1/2,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3500多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遂昌高坪乡、景宁大漈乡、缙云大洋镇等为代表的民宿特色乡镇不断涌现,“云上平田”“过云山居”“柿子红了”“云上五天”等小而美的民宿犹如一朵朵七彩莲花,绽放于秀山丽水的山野阡陌、茶园古道、幽静峡谷,成为生态惠民、老百姓获得“幸福感、获得感”的生动诠释。

  “丽水山耕”开创了区域公用品牌的全新建设模式。作为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的地级市公用品牌,经其背书的农产品,既是消费者信赖的生态品质安全农产品,也是携带方便与亲人分享的伴手礼。截至2015年底,丽水全市已有140家农业企业加盟“丽水山耕”,全年实现销售额8.4亿元,产品平均溢价率达30%左右。

  农业、交通、文化、互联网……丽水将一个个“专有名词”与旅游牵起了一条条红线,“全域旅游”不仅改变着丽水人的生活方式,更改变着丽水的气质。

  据丽水市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丽水生态旅游重点实施“9321”推进工程。即推进9个景城融合的山水旅游型中小城市建设、提升30个左右高等级景区、建设20个旅游特色小镇、培育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接下来,丽水将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养生游、文化游、休闲游等旅游新业态,凸显“旅游+”功能,不断提升丽水旅游乘数效应。

服务细化:“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丽水这个遗世独立的江南秘境,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避世养生的世外桃源”,“快行慢游”也成为了丽水旅游的新常态。如何让游客在“处处是景区、人人是导游”的全域化景区里,满含期待而来,心满意足而走呢?

  丽水提出了富有个性和诚意的“五心服务”:61家星级饭店,2500家“丽水山居”品牌引领的农家乐民宿,既具标准化又富个性化,让游客“住得舒心”;无污染、全天然的“丽水山耕”农产品、极具当地风味的农家土菜,可以“吃得放心”;19家4A级旅游景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7个特色小镇、137个历史文化村落等,千姿百态,“一县一品”,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期待,“玩得开心”。

  “不让一位游客在丽水受委屈”,这是丽水对游客的诚意和承诺。丽水目前全面开展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整顿工作,设立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与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1+3”模式,切实维护全市旅游市场秩序。在全国旅游投诉服务平台12301的基础上,设立24小时值班的丽水市旅游投诉电话,让游客“游得安心”。

  高铁时代的来临,让丽水距离“行得顺心”目标更近了。丽水正加强美丽经济廊道和旅游交通接泊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县域间的交通大环线和县域内连接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的小环线,并依托高铁,实现9个县(市、区)和所有高等级景区零换乘。同时深入推进旅游休闲“智能化”,即“一部手机,看遍丽水”,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的衍生效应,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旅游信息数据化、旅游服务网络化、自助服务智能化,让游客与市民共享丽水生活体系。

  “让游客满意的追求没有终点”,丽水正在做的、还需要做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国际盛会到来之际,丽水还拿出了2000万元的旅游大红包,走进杭城商区、社区、高校,进行系列推介活动以及优惠券派发。并从交通、住宿、餐饮等各行业加强监管,确保旅游安全,全面护航国际盛会。

  “闲心对绿水,清静两无尘”。秀山丽水,这个生机盎然的清凉世界,欢迎你来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