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古堰画乡:风景如画,风景入画

21.08.2015  12:39

  在丽水莲都区,有个特殊的小镇,真正是“风景如画”的现实写照。从丽水城区驱车,20分钟后,就到了近年声名鹊起的“古堰画乡”。

  说起来,古堰画乡应该是一个景区,横跨碧湖镇和大港头镇,核心区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四个村。

  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505年的通济堰,区域内还有千年古镇、古樟、古村落,彰显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画乡”的名称,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

  这里,还有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并建立了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

船行江上,如梦如幻。好摄之友 薛伟

  真是地如其名。

  浙江是一个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在“两山”实践中,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走了一条低排放、低能耗、高附加值、快收益的路子。

  挖掘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资源和发展资源,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明智选择。

  丽水莲都区古堰画乡小镇,以美丽的山水为依托,建设摄影、美术写生基地,集聚了很多艺术家在当地落户,开展美术创作和作品观赏销售,美术作品年销售额已达2500万元,让一个偏远的乡村成为著名的艺术小镇,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近50万。

  在一个酷热的下午,我们带着相机,走进了古堰画乡。彼时烈日当空,可一进入景区,遍地的樟树遮天蔽日,暑气顿消。当地人说,在堰头村,千年以上树龄的樟树就多达10棵。

  1500年前修造的通济堰,溪水依旧哗哗地流着,滋润着沿途3万余亩农田和乡民。这是浙江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已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古堰边,农家乐老板叶监连微笑着招呼客人。57岁的他,是堰头村的村主任,靠着这一山一水,每年经营农家乐便有30多万元的收入。

  老叶在古堰边出生长大,“小时候常下水抓鱼摸虾。”现在,古堰画乡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老叶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每到周末都要忙死。”

  出了堰头村,从松阴溪坐渡船,十分钟即可到达瓯江边的小镇大港头镇,镇政府就设立在大港头村。

  瓯江和松阴溪在大港头村相遇,汇合处的岸边长了棵四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已经成为当地一景。古镇临江的房屋都依江而建,大都安装了雕花的木窗,从船上看去一片古色古香,恍若穿越到了千年之前。

古树、小桥,人家。好摄之友 王志坚

  这里便是古堰画乡中,“画乡”的核心区域。这里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和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也在这里。

  64岁的女画家朱小红准备将余生托付给画乡。她在镇上租了房子,打算长住下去。“每天在这里看看山、看看水、写写生、发发呆,这样的慢生活,我很喜欢,我要在这里安度晚年。”

  朱小红是浙江人,1973年去了新疆,并在那里一直待到退休。她是乌鲁木齐一所高校书画专业的副教授,也是国内画坛小有名气的女画家。

  退休后,她在浙江的各个古村落游走,想找个天天有风景画的地方安居下来。风景如画,风景入画,古堰画乡正合她意。

  如今,古堰画乡已有画商企业42家,画工达200人。今年上半年,古堰画乡接待国内外游客49.8万人次,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艺术教育基地之一。

  古堰水千年不变地缓慢流淌着,画乡也美景依旧,变化的,是人们日益幸福的生活。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到这里写生。好摄之友 陈拥军  

  (本报通讯员 吴康芬 本报记者 盛伟)

(本文来源: 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