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 服务为本 德清县不断扩大基层妇联组织覆盖面

12.04.2016  15:26

基层妇联组织是妇联工作的重要组织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基层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德清县委高度重视妇联组织建设,2016年以一号文件形式印发《中共德清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妇联工作指导。近年来,德清县妇联紧紧依靠党建带妇建,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要求,大力实施固本强基推进计划,探索创新、服务为本,着力构筑组织健全、覆盖广泛、充满活力、服务高效的基层妇联组织。

一、 选优配强,健全队伍,持续夯实镇村妇联组织基础。 全县12个镇(街道)、173个村(社区),全部建立妇联、妇代会组织。镇(街道)妇联主席、负责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大学文化占90%以上,乡镇妇联执委共73人。村民委员会中女委员实行专职专选,村妇代会主任全部进村“两委”。村妇代会成员共782人。 一是注重选优配强。 在乡镇、村换届前,联合县委组织部下发指导文件,严格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选任条件,并将竞争机制引入选任工作中。近年来多次通过公开选拔产生乡镇妇联主席,实行村妇代会主任竞选,切实把一批年纪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热心妇女事业的优秀妇女人才选为基层妇女组织的当家人。 二是注重健全队伍。 在村(社区)妇代会、企业事业单位中好中选优,把各领域有影响力、有能力的优秀女性吸纳到乡镇妇联组织中担任执委,组建7人左右的乡镇妇联执委会,从而打破了行业、身份和体制的局限。注重挑选女大学生村官、科技致富女能手、妇女小组长充实到村(社区)妇代会队伍中来,使妇联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把村(社区)中热心妇女事业、文化程度较高的妇女吸纳为妇女小组长,不断增强最基层妇联工作力量。此外建立层次递进的女性人才库,配备一支梯次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基层妇女后备干部队伍,便于优秀女性人才的发现、培养和开发利用。 三是注重指导管理。 县、镇两级妇联均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加强工作交流指导。常态化开展乡镇妇联主席、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女村民代表、妇女小组长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妇女干部能力素质。汇集工作章程条例、法律法规、重要工作文件等,编发《德清县基层妇女工作实用手册》,整改台帐多、乱现象,统一编印使用《德清县村(社区)妇女工作记录本》,加强基层妇女工作规范化建设。评选并奖励基层“妇女之家”优秀工作项目和“妇女之家”示范点,表彰优秀乡镇妇联、村(社区)妇代会、妇女工作先进个人,进一步激发妇女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二、扩面提质,区域共建,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 在不断扩大两新组织妇女组织覆盖面的同时,整合资源推广区域化妇建,实施公益创投项目,丰富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两新组织妇女组织的科学化建设水平。 一是不断扩大 “面上覆盖”。 结合“进村企 访妇情 办实事 助发展”等活动,深入两新组织走访调研,对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详细工作档案,并及时更新调整,做到底数全、情况明、动态实。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观摩、学习、推广示范点建立妇女组织的经验做法。联合县两新工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德清县新社会组织妇女组织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灵活设置单建、联建、挂靠等组建形式,推进妇女组织在两新组织的覆盖。全县两新组织共建妇女组织973个,覆盖两新组织2023家,覆盖率达91.94%。 二是 努力实现“点上突破”。 创新开展行业、园区区域化妇建工作,建立了洛舍镇钢琴行业妇女之家、钟管镇南舍工业功能区妇女之家等3个两新组织区域化妇女组织,以行业共建为基础、以区域联动为纽带、以合力保障为支撑,切实解决两新妇建工作阵地、人员、经费等实际问题,形成了组织全覆盖、工作全区域、服务全方位的良好局面。实施女性社会组织培育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实施服务单亲母亲、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关爱留守儿童及贫困母亲等4个公益创投项目,推动打造全方位、特色性、功能性女性社会组织。 三是 有效推进“质上提高”。 组织开展“同城姐妹 共享和谐”、“优质服务进企业 妇女组织增活力”等主题活动,通过教育培训、技能比武、宣传咨询、健康体检、便民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妇女组织服务妇女、助推发展的作用。

三、应需而生,有效覆盖,灵活组建特色鲜明的新型女性组织。 在“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上找准发力点,协调资源,大力推动新型女性组织的建设,确保妇女工作的有效覆盖。 一是在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中组建。 全县组建185支“德清嫂三治服务队”,创新开展“德清嫂服务三治建设”工作,参与基层“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社会治理工作和信访维稳工作。在沿河居住的家庭中,建立以妇女为主体的巾帼示范河埠护水岗员群体,引导家庭自觉爱水护水,助力“五水共治”,《光明日报》对这一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建立村级巾帼保洁队、巾帼监督队、美丽庭院评审队等队伍,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中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服务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 二是在服务妇女创业创新中形成。 针对民宿业、围巾产业、来料加工业等地方特色产业迅猛发展,各基层妇联组织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组建了“德清嫂”妇字号产品诚信联盟、民宿业联盟、围巾商会、来料加工互助组、乡镇女企业家联谊会等新型女性经济组织,通过搭建平台、资金扶持、培训提升等方式,帮助妇女创业创富。 三是在丰富妇女文体活动中产生。 各村(社区)建立了以中老年妇女为主体的排舞队、腰鼓队、舞龙队、戏曲队、木兰队等文化型女性组织,不断满足妇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文化活动中一道靓丽的主风景。《德清嫂治家治水人人夸》、《德清嫂唱交规》、《妇女维权笑开颜》等精彩节目赢得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下渚湖街道的嫂子龙舟队更是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四、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打造“互联网+妇女组织”新模式。 在完善妇联网站的基础上,开通妇联官方微信、微博,落实人员做好内容更新并及时反馈群众留言。组建各类QQ群、微信群,如建立了“宝贝家”亲子交流群、婚姻家庭咨询师工作交流群、妇联工作群、妇代会主任交流群、妇女小组长工作群、来料加工经纪人群、花友群等,搭建了沟通联系、生动活跃的网络平台。各类网上妇女组织定期发布各类时事新闻、妇工动态、家庭教育、创业就业、活动预告等服务妇女的信息。同时还依托网络,开展“美丽德清嫂”、“最美家庭”等评先选优活动,组织《反家暴法》微信有奖知识竞赛、“爱在深秋 缘聚康城”公益相亲活动等,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