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GDP增长约8% 为了提升竞争力,浙商加大了海外投资和并购

22.01.2016  09:28

    昨天,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了2016年浙江发展报告(浙江蓝皮书),该报告一共有社会、经济、浙商、政治、文化、法治6卷。其中《经济卷》预测:2015年浙江省GDP有望达到8%左右,高于全国水平;此外,《浙商卷》指出,2015年中,活力十足浙商群体呈现出海外投资加速、电子商务大幅增长、参与投资政府项目增多等趋势。

     预计2015年浙江GDP增长约8% 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9.2%

    本周三,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2015年经济运行数据,GDP同比增长了6.9%,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略低于预期。那么去年浙江的经济状况如何?

    浙江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了8%,根据《浙江蓝皮书》预测,全年也将保持在8%左右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国水平。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增长7.5%左右的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从结构上来看,前三季度,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3%,比第二产业(5.4%)高出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66.4%。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重点产业长足发展,前三季度,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和金融业增长值分别增长了13.7%和16.1%。

    从工业结构上来看,1-10月,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长值同比分别增长7.0%、7.0%和6.2%,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分别高出2.8、2.8和2.0个百分点。此外,1-10月我省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的60%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前三季度,我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4%,达到4.3万元左右,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9.5%,达到2.3万元左右。

    这些数据说明,与国内经济“稳中趋降”的态势相比,浙江的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趋势,转型升级已取得了成效。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浙江经济会呈现出怎样的走势?《经济卷》主编、省社科院研究员闻海燕说,进入2015年下半年后,浙江的GDP、工业、出口、投资、用电等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虽然经过努力有所回稳,但回稳的基础并不牢固。影响经济下行的多重因素并没有减弱和消失,“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浙江也面临原有动力提前衰竭,新兴动力培育滞缓的动力断层风险,浙江经济开始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由追求数量增长到提质增效的转型期。

     浙商加大海外投资和并购 转型电商的浙商大幅增长

    浙商是当下驱动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四军”之一,去年浙商过得怎么样?

    《浙江蓝皮书·浙商卷》指出,这几年浙商非常热衷于做海外投资,“十二五”期间,浙江对外投资年均增长达到了19.1%,其中,民营企业是浙江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占对外投资总额的84%。同期并购项目平均每年在50个以上,并购规模占到了同期对外直接投资的75%,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瑞典、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通过海外并购,浙商有效控制了销售渠道,拥有了先进技术,不仅推动了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积累了跨国经营管理经验,为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打下基础。”《浙商卷》主编、省社科院《观察与思考》杂志副总编徐友龙说。 浙商群体去年的另一个趋势是,“触网”做电商的人越来越多,截止到2015年8月底,全省共有各类网店210万家、天猫店3万家,天猫店比2013年增加了1倍多,另外还有382个专业市场开展了电商业务;2015年1-9月浙江实现网络零售4720.66亿元,同比增长46.29%。

    去年,浙商资本以合作产业基金的方式参与本土企业兼并重组、以PPP(公私合营)等方式参与政府项目投资也是民营企业的新动向。在2015年的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民投、浙商成长基金的成立成为这一趋势的最好注解。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汪琦 通讯员 李东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