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留笔墨风采 落纸起时代云烟

21.12.2015  09:04

    三十年风雨,几经流转,杭州画院依旧屹立如初。洗尽南宋画院的铅华,它自我觉醒,自我站立,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在时间的长河里以期掷下几朵浪花,留下几声潮歌,摹写出一卷社会民生的时代画卷,彰显一代画师群体的赤子丹心,勾勒一个时代发展的历史脉络。

    三十年,于个人而言,是而立之年,是走向成熟的开始;于杭州画院而言,更是如此,是蓄势待发之年,是量变走向质变的转折期。作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和创作机构,杭州画院坐拥西湖山水的清丽佳胜,融汇着历史、文化、专业的文化特征,同时天然地被赋予了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文化使命。

    字无声,画无语,却在笔触之间写意生情,铿锵有力,深入骨髓。

    守望千年匠心,国画的传承者

    杭州是南宋画院所在地,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源头,更是中国美术的重镇。而坐落于此的杭州画院,成立于1985年,作为杭州市文联直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更是集地方之灵气,与南宋一脉相承,深耕国画领域,集聚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所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举办的一系列展览活动,无不发挥着文化为时局、为民众服务的重要功能,同时还具备着深厚的艺术底蕴,凝聚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将中国流传千古的绘画技法和审美精神加以传承与创新,不断打磨,熠熠生辉。

    杭州画院现任名誉院长姜宝林,院长刘健,执行院长张子翔,副院长何加林、缪宏波,新老画师有包辰初、李觉、林亦香、周文清、曹文驰、吴声、郎承文、古仪、仁量、吴洪晖等。在学术思想和创作中,杭州画院一直以来秉承千年文脉,同时结合时代新变,构成了“重视传统,延续文心,彰显个性,活泼多元”的艺术格局。这里的画师大多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科班出身,具备深厚的传统修养和良好的艺术素质,加之深受宋代绘画艺术精神的熏陶感染,追求高雅,不媚于俗,是浙江文化强省和杭州水墨重镇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了保证画院艺术追求的纯粹性与画师队伍水平的稳定性,自2007年开始,杭州画院通过全国公开招聘,严格选拔,引进新人。首先报考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科研背景,同时还得在国内外大型比赛中有所成就,方能报考。再经过层层筛选和把关,才得以进入画院。如此高标准的用人机制,让杭州画院一直保持着夯实可靠的艺术创作生产能力,也在新鲜血液融入之际迸发出新的活力,激扬出新的创作理念,涉及更为广泛的创作领域。近年来,随着两次全国公开招聘的青年画家何庆林、蔡明、沈宇翀、阳帆的加入,整个杭州画院的画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特征;并且在成立了杭州油画院之后,青年油画家汪文斌的调入也推动画院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拓宽了艺术创作的发展空间。

    杭州画院新老画师谦和低调,翩翩儒士君子之风,他们崇尚专业精神,敏于思考,勤于创作,各以专擅活跃于国内外画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们积极投身于创作之中,笔耕不辍,喷涌着不竭的创作源泉,在历年全国画展中取得佳绩,诸如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金陵百家画展及全国单项大展中屡有斩获,成为杭州画院的“门面”,为杭州乃至整个浙江艺术领域的发展与造诣做有力的佐证。

    走过了三十个春秋,跨越了两个世纪,杭州画院有所坚守,也有所改变,守的是艺,改的是制。几十年的光景,于杭州画院而言,守望如初,它依旧以南宋画院为精神向导,明确“学术立院”,遵循一群艺术家对于艺术最纯粹的追求,同时在紧随国家和社会发展潮流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曲折中,有所成长,有所建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画院发展风格。

    紧扣时代的脉搏,历史的记录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建院三十年尤其是近10年来杭州画院始终秉持学术立院、服务社会的宗旨,有力配合浙江文化强省和杭州文化强市战略,腕下一幅幅丹青,是画家们用深情与才情勾勒这个社会的面貌,踏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历史足音。

    杭州是画不完的十里长堤、断桥残雪,杭州是说不尽的小城故事、民生百态。艺术是没有地域之分的,杭州画院以开放的姿态力邀各地的绘画名家前来杭州,以艺术家的笔法,以社会学家的触角去解读杭州,去记录杭州的变迁,去为每一次社会的创新与变革添上几笔注脚,留下几抹痕迹。曾两次组织邀请全国著名艺术院校和艺术机构的绘画名家来杭州地区采风写生,创作精品力作,举办了“钱塘自古繁华——全国著名画家画杭州”和“运河春秋——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并出版发行了精美画册。立足浙江,组织邀请省市名家深入生活,采风创作,举办“西溪视觉艺术展”“相聚大运河,彩墨新杭州——美术作品展”“三评西湖十景美术作品展”“和谐钱塘——杭州地区风情展”等画展。这几年,又邀请省内油画家以西溪为主题进行创作,举办了“新杭州——‘三江两岸’油画名家精品展”“盛世西溪——油画作品邀请展”等。其中,“新杭州”和“钱塘自古繁华”连续两次入选全国画院创作研究扶植计划,获得国家文化部的奖励和认可。

    艺术创作应与社会息息相关,杭州画院深知自己所肩负的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重任,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组织创作,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杭州油画展”;在“五水共治”期间,以“江河湖海溪”作为杭州美术创作重要题材,展现杭州风貌的变迁。

    杭州画院凭借优质的人才储备和采风写生历年的经验积累,在开展基础服务性绘画创作工作时显得游刃有余。2011年,油画家郦纬农等6位画家创作巨幅油画《西湖》,由杭州市委、市政府赠送给浙江省军区。2015年为迎接G20峰会,省府大楼楼厅装修在即,组织山水画名家杜巽、杜高杰、何加林、何庆林创作了《钱江潮》《西湖全景》《雁荡雨霁》3幅作品,都是数丈尺幅,最长超过12米,可谓皇皇巨制,保证艺术水准,并如期交稿。

    杭州画院多年来重视文化交流,始终坚持开门办院,保持良好的公益性,将学术和创作成果结集出版和举办展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目前已与兰州、广州、福州、青岛、济南、桂林、浦东等省市兄弟画院举办联展、交流展,与新加坡、韩国、法国举行国际展览和交流,宣传杭州,宣传中国文化。同时,它还应社会需求,每年开展公益性活动和展览,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发现杭州小画家”“杭州国际少儿美术双年赛”“青年美术新秀选拔赛”,为少儿和青少年搭建平台;连续多年免费为基层美协创作提供展览场地;以举办文化讲座、文化下乡进社区、慰问等形式服务基层,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将“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文以载道,汇则兴邦。回望三十年岁月,起起伏伏又十年,杭州画院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秉持着“学术立院 服务社会”的宗旨,伫立在杭州大地的一角,集一群纯粹的画家名师,以传承千古、精益求精的技艺,以与时俱进、洞察社会的敏锐,观照自身,观照大众,观照世界,淬炼时代精神,积聚文化力量,以一己之力为这座城市留下记忆,留下可以怀想的空间。

    俱往矣,昨日的兴荣已是过眼烟云,今日的杭州画院正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铺展开新的征程,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杭州画院建院三十周年之际,为期7天的“宋韵今风——杭州画院画师作品展”将于12月22日在杭州画院美术馆隆重举行。

    展览地址: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E区32号7层

    开幕时间:12月22日上午10时

    展览时间:12月22日至12月28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汤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