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古城文化节助推千年古城新崛起展现六大特色

27.11.2014  11:30

  临海古城文化节于11月8日-16日举办。本届古城文化节本着“节俭、安全、喜庆、惠民”的原则,以节造势,以节凝心,内容丰富,节目精彩,积极推进千年古城新崛起,展现出六大特色:

  一是“开幕式文艺晚会”热烈、简约、接地气。开幕式文艺晚会以“幸福临海”为主线,充分融入临海元素,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和以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舞台结构,表现临海人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编织生活,体味幸福,创造文明的形象。晚会没有高、大、上的舞台,也没有耀眼的明星,却有来自临海各地400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演出的舞台临时搭建,面积也不过300平米左右,设备基本依托文化馆自有设备,进一步节约了经费。临海词调、黄沙狮子、小芝莲花落、大石车灯戏、白水洋铜钿棍等都是本土非遗。《临海美》、《临海,我的家》是本土创作,当地歌手参与,歌唱幸福临海、美丽家园的歌曲。舞蹈《竹林话语》、《》、《稻草人》是参加省、市文艺汇演获奖节目,组成了一台自创、自编、自导、自演且接地气的文艺晚会。开幕式文艺晚会门票由各镇(街道)文化站分发,扩大了基层群众参与面。

  二是“傅丹回乡音乐会”高雅、典范、上档次。琵琶演奏家傅丹艺术生涯50年回乡音乐会既是台州市文艺名家展演工程的项目内容之一,也是2014'中国·临海古城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傅丹,临海籍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多次参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她致力于推广、传播民族音乐,举办“傅丹经典琵琶名曲赏析”讲座数十场。2007年入选20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2014年10月,荣获中国音协琵琶学会杰出贡献奖,并被聘为学会顾问。今年,是她阔别家乡近50年首次回乡演出,她带着学生、家人,以及特邀前来助演的著名艺术家,用《秋水夕照》、《阳春白雪》、《霸王卸甲》、《送你一枝玫瑰花》等琵琶曲目,以及评弹《蝶恋花》,笛子独奏《姑苏行》、《京调》,女声独唱《前门情思大碗茶》、越剧《打金枝》选段,男声独唱《犹抱琵琶不遮面》、《我的中国》,民乐合奏《和凤凰一起飞》,琴箫合奏《平沙落雁》,江南丝竹《欢乐歌》等脍炙人口的曲目,为家乡百姓献上了一场高雅的音乐大餐。

  三是“崇和大舞台”草根、圆梦、聚人气。“崇和大舞台”三大赛事决赛活动,聚集了大量人气,形成本年度临海百姓才艺展示的高潮,成了草根艺术展示的大众平台。越剧戏迷大赛决赛、广场排舞大赛半决赛以及古城歌手大赛半决赛、决赛,将今年古城文化节群众才艺秀推向了活动顶峰。经层层选拔、比拼出线的20名越剧戏迷、25支广场排舞队伍和32名歌手,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角逐冠、亚、季军中掀起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高潮,场场活动观众都在3000人以上。

  四是“申遗论坛”交流、互动、促保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14年年会、中国文化遗产“走进临海”活动、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推进会第二次会议等活动,对充分挖掘临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蕴,弘扬千年府城文化,助推台州府城墙申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临海历史悠久,建城已有2000余年,素有“小邹鲁”的美誉。为传承历史,临海市政府先后投入15亿元,对台州府城墙、紫阳古街、桃渚城等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系统修复,对文庙、龙兴寺、戚公祠、城隍庙等一批古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在恢复古城‘形’的同时,注重保留古城的‘神’和‘韵’。充分挖掘临海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和宗教文化,整合民俗风情、名特产品和地方风味小吃等文化资源,让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生活,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申遗论坛的举办,标志着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又向前迈了一步。

  五是“非遗展演”民俗、民韵、显特色。紫阳古街,临海剪纸、临海泥塑、岭根草编、永利秤、柴株人等传统工艺纷纷走上街头,展示临海非物质遗产手工技艺。“蛋清羊尾”、继光饼、“羊脚蹄”、白酒酿、姜汁蒸蛋、麦油脂、糟羹等临海传统特色小吃,不管在哪个角落,都能让游客找到。非保中心的临海词调、揽胜门广场的黄沙狮子、兴善门外的大石车灯戏等展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一批批游客驻足观看。散落在民间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借着古城文化节的影响力,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六是“文学书画展”言志、寄情、展风采。在临海书画院展出的为期1个月的“风雅古城——文学书画精品展”,聚集了本地知名作家代表作及外地著名作家赞颂临海的名篇佳作400余册,以及本地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70余幅,展出临海本土作家、书画名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