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助推绿色原生态葡萄经济发展

28.08.2015  20:12


  8月正是葡萄大批量上市的时候,位于临海年坑村牛头山上的150亩的滩溪葡萄观光基地却不需要吆喝,就在自家葡萄园的仓库中零售,前来买葡萄的顾客需要预约排队,仍然供不应求。而就在4年前,滩溪葡萄观光基地却是酒香巷子深,前来采购的人寥寥无几。

  基地负责人马东升自称“半路果农”。5年前他还是小有名气的钢材商人,到牛头山郊游的时候发现了这片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葡萄园,恰逢葡萄园的前任种植者经营不善,经过研究觉得这里确实适合种葡萄的马东升大胆承包了150亩土地,专注绿色原生态葡萄种植,从原来四处奔波的钢材商人变成了现在带着家人吃住都在山中的职业果农。

  刚接手葡萄园时,该葡萄园的葡萄只有巨峰、巨玫瑰、夏黑、金手指、含香蜜5个品种。有一天马东升在葡萄园中发现了一种变种的葡萄,便突发奇想将本地山中的野葡萄嫁接在变种葡萄上进行培育,经过多番实验,成功获得的新品种“野山葡萄”,不仅品相好、口感好,糖度22度,表面还敷着一层薄薄的白色果粉,是可以“带皮吃”的葡萄。

  不过,刚培育出来的野山葡萄虽然好吃,却没什么人知道。“为了扩大知名度,那一年凡是来到园子里的,在园内都能免费吃葡萄,离开时带走的才算钱。结果赔了2万多斤。”赔钱赚吆喝的方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当时的工商干部了解到,虽然葡萄园已经申请了“喜乐福”商标和绿色认证,但是一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工商干部们建议马东升参照临海神奇蓝宝蓝莓专业合作社成功打开销路的例子,结合葡萄园的实际情况,以“野山葡萄”为主推特色,充分运用绿色认证标志,加强“喜乐福”品牌培养,同时规范采摘,对水果采摘、垂钓等游玩活动接待的标准、价格作出约定,既规定双方权利义务,避免浪费,也方便消保委等部门在协调处理消费纠纷时作为凭据,把采摘游这一看上去散乱无规范的郊游项目做的更规范长久,打造集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性种植基地。

  经过4年的品牌培育,如今的滩溪葡萄观光基地原生态种植的葡萄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早已供不应求。马东升经常和葡萄协会的成员一起交流种植经验,很多葡萄园的种植户看到滩溪葡萄园的葡萄这么畅销,也在考虑要不要从以产量、外观为导向转为以品质为导向的原生态种植。而临海局也积极扶持原生态葡萄种植,“临海葡萄”于今年7月21日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临海市第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一步,该局将积极帮助证明商标所有人做好商标推广、使用、宣传,同时,加大对证明商标的保护力度,积极规范、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使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