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的3小时黄金抢救时间 都被耽误在哪里了

27.10.2015  08:37

    邵逸夫医院9个月接诊420例中风患者,只有73人送医及时

    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脑卒中,也就是常说的中风。据调查,全国每年有150万~200万人发病。平均每21秒,就有1人因中风死亡。死亡率这么高,主要原因是时间上被耽搁了。

    昨日,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拿到一组数据。今年1~9月份,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接诊420例中风患者,发病4个半小时内送医的,只有73人。

    4个半小时,什么概念?这是中风有效抢救的极限值,而最佳的黄金抢救时间是3小时内。

    庆幸的是,就在几天前,58岁的曹先生从中风到开始溶栓治疗,用了不到1个小时。交出这么漂亮的时间“成绩单”,是他老伴杨妈妈。昨日下午,钱报记者见到杨妈妈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快,怎么做到的?

    案例

    夜里突发中风,1小时内送医

    坐在钱报记者对面、55岁的杨妈妈,忙进忙出几天,看上去稍微有些疲惫。“事情发生在18日深夜10点左右。老伴在床上看电视,我在玩iPad。突然,听到他“嗷嗷”嘟囔了几句,声音有点奇怪。我转头一看,发现他脸有些僵,嘴变歪了,推了推他的手,也不听使唤。我赶紧拨打了120。几分钟,急救车就赶到。可能是晚上,路上车不多。送到邵逸夫医院,大约是10点半。”

    老伴很快被推进急救室,儿子去挂号,护士在后面追着说“动作快、动作快”,“当时我特别感动。那十几分钟里,几个医生刷刷跑进手术室,还有一个医生来专门找我谈话。

    手术同意书是我签的,没犹豫。差不多到了10点50分,老伴被送上了手术台。

    当晚CT检查,发现曹先生是右脑动脉供血出了问题。医生感叹,再迟点送来,基本没救了。即使做了手术,也是瘫痪。

    那目前他的情况怎么样?杨妈妈说,老伴手脚现在都能动了,说话基本也没障碍。再调整下用药,休息一周就能出院了。

    谨记

    做好这5点,抢救速度才够快

    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胡兴越主任,几十年来,遇到过太多没能及时得救的患者。而这次曹先生能第一时间得救,源于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这一家人的经验,值得讲给大家听——

    1、120打得快

    杨妈妈的公公也中风过,加上老伴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就是中风的“高危人群”,她心里这根弦,本来就绷得紧。

    “平时也会看点科普,了解中风的症状,所以老伴一发病,就赶紧打120。”杨妈妈说。

    2、送对医院

    家附近有医院,但是家属选择了稍远的邵逸夫医院,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溶栓的(中风后的抢救技术)。

    了解家及单位附近哪些医院能做溶栓治疗很重要,避免转院耽误时间。

    3、路上没耽搁

    如果是白天,可能情况就没有这么理想。胡主任也希望钱报记者呼吁一下,路上遇到急救车,开车的朋友都能避让下,这是救命的事儿。

    4、签字不犹豫

    做溶栓,存在3%左右的风险,可能致残或死亡。因此,一些患者家属签字时,踌躇不定,甚至拒签。家属在手术室门口说“我姐还没来、我爸还没来”,这样耽误时间的情况都经常有。

    在美国,不溶栓才要签字,溶栓是不签字的,因为这是正常医疗。

    5、院内急救给力

    这指的是院内抢救动作快。“我们医院的脑卒中中心,是国内第一家通过国际JCI认证的。按照国际指南要求,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开始溶栓,时间尽量控制在1小时内,我们基本能做到了。院内急救水平与国外没差。”胡主任说。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郑琪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