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也“变身” 除保送生外其他学生都得考

19.12.2014  11:37

  #!diantou!#(今日早报通讯员 程振伟 记者 纪驭亚 金丹丹)近日,教育部关于新高考改革的配套政策发布不断。

  昨天,省教育厅也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关于完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改革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从明年起,浙江的中考也要改革了。

  例如记者就从杭州教育局了解到,杭州市区各类高中的招生意见,将会在农历新年前发布。

   考试>>>

  想绕开中考,仅保送生可以

  以往,对于特长生、自主招生入选学生、保送生来说,中考是不需要参加的。单是2011年,杭州市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绕开中考升学。

  但按照《意见》,以后除了保送生招生在每年4月至中考前外,其他所有升入高中的初中生都得参加中考,包括高中国际班。

  而保送生招生录取率原则上不低于95%。

   特长生招生

  中考成绩需占30%以上

  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配套政策,我省也首次提出单列特长学生招生计划。以后,普通高中学校可以确定招收数量不超过学校招生总数5%的特长生。但这些具有艺术、体育、创新发明、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文学创作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得参加中考。只是在高中录取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学校面试或专门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按一定权重进行考核录取。其中,升学考试成绩不低于30%。

  此外,《意见》也要求各高中在招生章程中提前明确招收特长生的类别、数量、标准等,具体提前多久,则由各地市自行决定。“预计至少提前半年公布。”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天禄说。

  -声音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毛伟民

  特长生要中考,更显公平公正

  让特长生参加中考,实际是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配套的政策。这既是初中阶段的政策引领,也更为公平公正,同时有利于学校规范发展。

  “不用参加中考就可以凭特长被录取时,不少特长生在初中就不重视文化课,甚至干脆放弃学业,高中参加会考如果没通过,还有一次补考机会。之后,例如体育生,可以通过单招单考进入大学。”毛伟民说,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3年来,关于如何在中学阶段就做好政策引领,一直有各种讨论。而此前发布的新高考制度强调的是全面而有个性,这就需要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抓好文化课,高中才不会脱节。

  杭州采荷教育集团校长孙寅

  新招生方式,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培养特长生

  特长生新的招生方式,对学校培养特长生来说是有利的。

  如果特长生没有文化基础,到了高中,会跟不上,对学生本身也不利。像体育特长生,其实有两条路可以走:专业的体育路子,或者作为高中的体育特长生。

  有良好文化素养的特长生,是以后初中培养特长生的方向。既有特长,也有文化基础,对特长生今后长远的发展也有好处。

   担忧:成绩一般的“偏才”会不会被拒之门外

  有业内人士分析,原来在特长生的招生过程中,可能有人会钻空子,一些特长并不明显的学生,通过某些方式成为特长生,升上了重高,对其他学生来说不公平。而以前虽然高中对特长生的文化成绩也有要求,但各校标准、比例都不同,现在采用中考统一的文化课成绩,更公平。

  但也有初中老师表示了疑虑,这样会不会把特长突出,但成绩一般的“偏才”拒在重高门外?对这些“偏才”特长生,升学的通路就没有了?

  特长生的新政,也将影响民办初中招收特长生。一位民办初中校长说,和省厅的政策相关,在招特长生时,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升学方向,肯定会提高特长生的文化课门槛。

   鼓励尝试“一档多投”

  《意见》也明确,要逐步取消高中招生录取批次,并鼓励各地创造条件尝试“一档多投”。

  “也就是说,一名初三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多所高中,并同时拿到多所高中的录取通知,再从中选择一所自己最心仪的学校,跟申请国外大学的模式比较像。”方天禄说。

  -声音

  一档多投具体操作方式

  有待完善

  目前,杭州高中学校录取批次分为两批,第一批是省级重点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报4所;第二批是一些普高、职高、技校、中专等学校,可以选报6所。有业内人士分析,分批次是为了让家长和学生了解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任务,如果取消录取批次,家长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可能会更迷惘。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采用一档多投的方式,因为高中数量有限,招生数也有限,要在各地市立即实施的可能性不大,暂时还只是一种美好的教育发展设想。

  录取>>>

  综合素质评价将成重高录取前置条件

  昨天,省教育厅也同时公布了《浙江省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议评相结合,其中学生互评权重不低于50%。而评价结果用A、B、C、E分四等,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和“需努力”。不过A等比例不超过应届学籍人数的25%,E等则不超过5%。这份综合素质评价也将作为多元招生录取机制的重要参考机制。

  “重点中学会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前置条件。”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还有对进一步完善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设想:以后考试科目用等级呈现结果,把综合素质评价也作为一门课程列入其中,“例如高中要求学科中有3个A,那么综合素质评价拿到A,跟语文数学拿到A,性质是一样的。”

  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

  综合素质评价不能流于形式

  “如果有客观真实的综合素质评价,我们一定会采用。”陈立群认为,此前大家都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其实相同的分数下也有极大不平等。“分数只是一个维度的存在,同时还有思想、生活、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存在。”

  在陈立群看来,不光要关注分数,更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同步发展,“但如何不让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还是一种考验,首先就要初中教师的阅人理念先转变。”

  杭州市教育局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方案

  目前杭州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6个维度,包括道德与素养、劳动与技能、实践与探究、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综合素质评价今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方案,目前的初中学生都在按之前的方案在做评定,不会随意更改,而是在今后逐年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