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师赢了 中国教育赢了吗

20.08.2015  11:56

BBC纪录片《中国学校》热播后续

中式教学的英国熊孩子,成绩完胜其他班

记者专访杭州老师邹海连

    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一个月,用传统的中式教学给50位英国中学生上课。今年夏天,英国广播公司(BBC)凭借这部名为《中国学校》的纪录片,占据了暑期档,风头盖过不少时下热播剧。

    在三集播完以后,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再访任教的中国老师、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邹海连。

    纪录片分三集,从伦敦时间8月4日起每周播放一集,不仅英国观众每周定时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连远隔重洋的中国学生、老师和家长也统统在追剧。钱江晚报曾在8月5日、7日、13日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

    这部纪录片的吸粉利器,除了中英教育的冲突,还有一个悬念——50名英国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接受一个月中式教学后,将与学校其他班的同学,同时参加数学、科学、英语、中文的测试,究竟谁能胜出?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悬念揭晓,英国博航特中学校长在摄像机镜头前公布结果:数学,中国班平均分67.74,其他班平均分54.84;汉语,中国班平均分46.88,其他班平均分36.46;科学,中国班平均分58.33,其他班平均分50。

    中国班完胜!在前两期节目中,坚信自己学生能战胜中国班的英国数学老师,难过地捂住了脸,校长表情也有点尴尬。

    然后,中国网友又热闹开了:

    “毕竟是中国式的应试教育。

    “看前两期我还以为会输,结果居然还能赢,而且是三科完胜……英国普通民众的教育是得有多糟糕啊?

    “追这个比我追电视剧都来劲,讲真的,只要中国老师、有师德的老师,教学效果绝对很好的。

    中国班赢得不意外

    中式教育有管用之处

    但是这样的结果,也让认真追剧的观众很纳闷。前两集,播的明明是中国老师“水土不服”,多半的上课时间用来维持纪律,教学进度都差点完不成,因为英国熊孩子各种任性胡闹,老师还崩溃大哭,怎么最后又逆袭了呢?

    赴英“支教”的5位教师之一、杭州外国语学校数学老师邹海连接受钱报记者专访时说,测试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完成的,所以成绩揭晓前,BBC和中国老师也“蒙在鼓里”。

    “说实话,考试前我有点紧张的,因为不大有把握,中国基础教育有优势,但毕竟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给英国学生上课。”邹老师回忆说。

    可是最后能赢,邹老师并不感到意外:单纯看纪录片,大家只看到英国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其实,他们很多变化片子里没显现。

    “这一个月,中国班课堂纪律在慢慢好转,学生在适应老师。作为老师,我们也不断改进教学。以我为例,先是调整教学进度,第一周太慢,第二周太快,第三周就找到感觉了。我还挤出时间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也会按中国模式,给跟不上的学生做课后辅导,给有潜力的学生布置额外练习。另外,中式教学有样法宝很管用——每天布置回家作业,让学生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老师也能及时批改反馈,帮忙找问题。而在英国,可能一周才批改一次作业。

    新通国际国际集团课程学术经理王洁,也一直在关注这部纪录片。“中国班会赢,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是在中学里的实验。中国基础教育优势明显,是国内外的共识。近年,越来越多中国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英国是主要目的地之一,但他们多半都是冲着大学去,最起码是高中。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沈蒙和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