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污水变清流 美好新家园

29.11.2018  11:12

污水变清流 美好新家园

——浙江嘉兴市水源生态湿地建设见成效

    “轻烟漠漠雨疏疏,碧瓦朱甍照水隅”。11月的浙江嘉兴,丝毫看不到冬天的痕迹。贯泾港水源生态湿地提升改造工程现场,工人们施工井然有序,旁边清澈的河流蜿蜒流过,河流两边芦苇生长,未落的桂花飘来阵阵清香。

嘉兴市地处太湖流域末端,河网交织,河道淤积,水流不畅,污水不能下泄。近年来,嘉兴市因地制宜,首创中国生态城乡供水水源地治理方法,着眼于提升水源质量和保护生态双效益,开展水源生态湿地建设,改善了水源水质,为保障城乡居民安全用水、建设水美城市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

净化水源解饮水之难

嘉兴市区南部紧邻贯泾港水厂东侧1公里的地方,曾是一片村庄农田。2011年4月,嘉兴启动贯泾港湿地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2.28亿元,建设湿地2207亩,其中纯湿地面积1214亩,陆地园林绿化面积993亩。两年间,这里由农田阡陌变成草木葱茏,水天一色,犹如一片巨大绿叶镶嵌在城市之中。

  “工程利用湿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吸收,改善流出湿地的原水水质,这样能从源头上保障水厂的供水安全和减轻水厂处理工艺的压力。”嘉兴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湿地运行部经理彭卫西指着不远处的湿地改造区介绍道。

嘉兴地处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主要来自上游的“客水”。市区石臼漾水厂和贯泾港水厂的原水总体水质为Ⅳ类至劣Ⅴ类,威胁着水厂的正常运行和嘉兴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提升水质,迫在眉睫。2005年,嘉兴市政府邀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调查嘉兴水源地上游污染源及取水河道水质情况,计划采用多级截留、根孔吸收结合的技术治理水源,开展水源生态湿地建设,让湿地发挥“水源净化器”作用,让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

放眼望去,缓冲自净区、湿地根孔生态净化区、植物净化区和引水区功能明晰,分布科学。南郊河的河水通过泵站提升4米,进入缓冲自净区,再缓缓流入湿地根孔生态净化区,连通河道,进入深度净化区,最后到达引水区。这一道道关卡像是一层层细密的过滤网,筛出杂质,还原纯净。为了进一步提高贯泾港水源地出水水质,嘉兴正利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对已建成的湿地进行处理工艺优化提升。

走进改造工程核心施工区,一大片堆石坎吸引着众人的目光,那是未来将没于水中的生态石笼。生态石笼有几十排,上百米长,白花花一大片。石笼包围之中是碎石和黏土陶粒组成的植物床,上部还将重新移栽芦苇。一沟沟一坎坎,彰显着嘉兴人的治水智慧。

生态并行发挥多重效益

一条曲折的小道,把记者引入湿地深处,虽已是初冬,这里仍然绿草如茵,梨树、无患子树等各类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水鸟低飞,落叶金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生态湿地建设重在发挥湿地水处理功能。彭卫西说:“生态湿地的最大好处就是无公害、无副作用。通过自然沉淀,悬浮物会沉淀下来,植物的根系与土壤起到拦截作用,同时单细胞生物、藻类、高等植物,把水中有机物通过酶分解成小分子。”同时,湿地区内林草覆盖,植被茂密,使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高,提升了河港水自然净化功能,使水厂水源水质提高,进一步保障了嘉兴城乡供水安全。

嘉兴石臼漾国家湿地工程建设总面积1630亩,总水域面积972亩,水生植物面积435亩。自2009年6月全面投入运行以来,不仅湿地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多样性大幅度改善,地面、水面、浅水、深水还形成立体交叉的生物群落系统,创立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美丽园林,为鸟、虫、蛙、鱼、贝、昆虫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家园,生态效益凸显。

青少年的“课堂”、公众的“博物馆”,这是水源生态湿地的另一大功能。

湿地作为重要的物种资源库,独特的“湿地资源”为科普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已被嘉兴市绿化委员会列为生态教育基地,被市农科院列为水生作物实验基地。自水源生态湿地建成以来,嘉兴市多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近湿地文化,了解湿地生态功能,增强公众参与生态和环保建设的意识,市民爱水、亲水、护水,让湿地成为生态环保意识传播的起点。

嘉兴市首创中国生态城乡供水水源地治理的经验做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项目示范效应吸引众多同行和学者前来调研与交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院校正在对水源生态湿地的示范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和推广。2012年,嘉兴石臼漾湿地项目由于在人居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做法,还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2012年度“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百佳范例。

水与城、水与人,嘉兴人用智慧和毅力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水治理答卷,水源生态湿地正不断释放红利,为这座城市带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