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日暨“生命是一首歌”云音乐节

11.06.2020  19:59

  一面是生命离开,一面是生的企盼。我们知道一半是你,一半是他。生命的延续,那是器官捐献后的新生。

  今年6月11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起第四次“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生命是一首歌”,并首次采用“云音乐节”直播形式。全国来自近50个城市、10所高校、110家大型医院共同参与,腾讯新闻、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京东直播、丁香园、健康界、清华大学出版社、心医国际等同步直播,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字节跳动公益、怪兽充电等公益支持,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余家重要媒体进行报道,将形成宣传合力,共同推动公民自愿器官捐献,引导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医院大学齐携手,助力6.11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日

  罗氏制药中国连续四年支持的“6.11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日”今天将在各地以不同形式展开线下活动,为推广器官捐献理念助力。

  在浙江,今天,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医院门诊及浙江树人大学分别进行了公益宣讲活动。在医院门诊楼门口,很多观众前往资料台领域关于中国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手册,并通过拍照、发朋友圈等形式将中国器官捐献的活动信息分享给更多人;在下午树人大学里一场关于器官捐献的知识课堂和知识抢答让更多参与的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我国器官捐献的意义。

  器官移植目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但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目前,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每年器官移植数量仅约2万例,移植的缺口很大。

  很多大众对于器官移植的认知还存在诸多误区,其中对于我国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有较多顾虑,对此,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张武教授表示:器官移植手术在中国已经非常成熟,且预后良好,比如国内肝脏移植受体术后1年的生存率85%,3年生存率70%。近年来,树兰医院肝脏移植发展迅速,今年截止至5月底,肝移植手术已有130例,术后病人的预后情况都比较理想。树兰医院肝脏移植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会长郑树森院士的带领下,无论是数量还是移植手术质量均位居全国各大中心前列。比如在肝癌移植方面,肝癌是中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按照以往国外的肝癌肝移植的受体选择标准,国内患者有很多不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失去了移植机会。2008年,郑树森院士创建了肝癌肝移植的受体选择标准——“杭州标准”,使得受益人群扩大了52%,这就为更多患者和家庭带来生的希望。

  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寿张飞教授表示:“我院在高难度手术方面有非常强的经验,比如对于广泛的高致敏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我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系统的治疗方案,使得很多疑难病例(如二次移植、三次移植)可以获得移植机会,并且移植受者的预后非常好。基于此,我院的移植手术数量逐年增高,且来我院的患者来自全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等地。今年是树兰医院第四次参与6.11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日,我们希望能从我做起,从医院、医护人员、医学院学生开始,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更多人知晓器官捐献的意义,助力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支持器官捐献,10秒即可实名“亮登”

  多年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致力于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积极推动公民器官志愿捐献理念,打开手机里的支付宝,不到10秒,一键就可完成公民器官捐献的志愿登记。自2016年底,基金会主管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在支付宝上线,到目前,已与全国40家医院实现对接,公众可通过支付宝平台、相关医院官方网站及公众号等途径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截止2020年6月10日,施予受网站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已超过133万人次。在我国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只是一种个人意愿与理念认同的表达,而真正需要完成器官捐献,不仅需要符合一定的医学条件,经过严格的判定程序和第三方见证环节,也必须经过家人的书面同意才能完成。但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会坚定登记者的家人们同意在其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决心。

  捐献器官是一个伟大的善举,这一善举让濒临绝望的生命得以延续,感恩伟大的捐献者们。捐献,是生命的礼物。器官捐献,我们愿意,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