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体最大保存好岩画本体抢救竣工 距今2千年

16.05.2015  14:15

  5月7日,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完成了最后一处脚手架拆除。这标志着历时5年的宁明花山岩画本体抢救性修复保护工程正式结束,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宁明花山岩画整体画面在没有遮拦的情况下再次展现于世人面前。

  花山岩画是广西左江流域岩画群的代表, 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明江东岸,长约172米,高50米,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据有关专家考证,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早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了战国、西汉、东汉等多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完善,才形成这震撼人心的宏篇巨著,被誉为中国稻作文化的最大标志、骆越文化的瑰宝。2015年1月,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讨论通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正式确认为2016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

  据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介绍,近年来,图案已成鳞片状,随时都有剥落的可能,也有不少的图案被白色颗粒状的沉淀物所覆盖。2009年12月,花山岩画保护工程正式开工。2010年3月,花山岩画第一期岩画本体抢救性整体加固工程开始实施。201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岩画保护办法》施行,对保护千年左江花山岩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岩画本体出现的风化、开裂等病害,均已得到有效加固修复。花山岩画第一期抢救修复保护工程结束后,还将对整个岩画区环境做进一步的清理整治。2015年,广西将重点推进花山岩画申遗。今年2月, 由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秘书处递交完整的申报材料。今年8—9月, 接受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遗产评估专家对申遗项目现场考察评估。2016年6—7月, 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将进行终审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