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浙江分级诊疗快步跑

29.10.2014  17:41

中国中医药报》( 2014年10月28日5版)

          分级诊疗作为浙江省公立医院改革“三部曲”之一,是贯穿整个医改过程的一条主线。10月21日,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今年10月底前,浙江24个县将分批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通过报销比例的价格杠杆引导患者分流就诊,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4月1日,浙江在中国首个宣布,该省范围内的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一举打破了浙江医院运营的“老规矩”。其实,浙江从2011年开始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到2014年4月,在提升县域医疗中心能力建设方面,浙江省推行了三部曲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质资源下沉;建立基层首诊制度,推行双向转诊。
          作为浙江公立医院改革“三部曲”之一的分级诊疗,是贯穿整个医改过程的一条主线。
          对此,浙江省分级诊疗的试点还特意为此做了安排。记者获悉,今年10月底前,浙江淳安县、宁波市北仑区、宁海县、文成县、永嘉县、乐清市、平阳县、海盐县8个县启动试点。今年12月底前,温州市、绍兴市作为市级试点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启动试点;义乌市启动试点。2015年3月底前,建德市、安吉县、平湖市等16个县启动试点。其他设区市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启动。
          在浙江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王桢看来,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是通过报销比例的价格杠杆,引导患者分流就诊,即“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记者了解到,这个“价格杠杆”具体来说就是,一实行当地医疗机构首诊制,二建立健全差别化支付制度,三合理设定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
          “这将颠覆以往自由就医的观念,打破动不动就跑大医院的习惯。”王桢认为,这是缓解医疗资源不足与医疗需求激增之间矛盾,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
          “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公共医疗服务。”王桢还介绍说,浙江正在推进健康守门人制度的实施,让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主动上门,实现“零距离服务”。
          王桢指出,社区责任医生按每1000~1500服务人口配备1名,同时配备社区护士、妇保、儿保医生和联络员,组成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改变以往“坐堂候诊”为主动上门,以“定期、按需”的服务方式,进社区(村)进家庭。
          尽管如此,不少民众还是对社区的医疗水平表现出担忧。对此,王桢表示,浙江省已经实施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累计已有28家省、市级医院与47家县级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紧密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以此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据中国新闻网)

电子病历实施首日 患者直呼“果然方便”
不过多数市民仍习惯带着证历本就医 老人不用手机如何杭州网
今年9月杭州将有一大拨新学校亮相
都市快报 记者 姜晓蓉 张娜 张宇璐 今年9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