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美丽使者揭晓 杭州下沙女大学生夺冠

26.01.2016  09:36
     黄色的优雅长裙,紫色的雕花点缀,花式的裙摆,她如同春天盛开的花朵,把最美的一刻定格在中国·满洲里第十二届中俄蒙美丽使者国际大赛总决赛现场。     她是来自中国的14号选手黄晓玲,浙江传媒学院礼仪专业大二的学生,也是本届大赛的总冠军,还是不少学弟学妹心中的女神。       面对各国选手,她以传统茶艺表演取胜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晓玲说,三个不同国家都有着自己截然不同的特色:“俄罗斯人热情奔放,直率洒脱,她们有精致的五官,火辣的身材,全身的每个细胞似乎都迸发着激情;蒙古人雍容华贵,五官深邃,参赛的蒙古选手身上洋溢着一种贵族的气质;而我们中国选手相对比较内敛,但是在低调中又不失端庄与优雅,有一种独特的东方之美。”     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黄晓玲在才艺展示环节选择了茶艺,她说,中国茶文化具有代表性,自古以来,中国人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性的清纯、幽雅、质朴是中国人性格的写照。     舞台上的黄晓玲身着蓝色印花旗袍,把独属中国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之间也是优雅尽现。这一幕也颇有代入感,让很多人的眼前浮现了上海滩里的情景。     比赛中,黄晓玲收获了很多快乐。但她也十分后悔没好好学英语。语言不通让她与外国选手沟通时会遇到问题,还闹了不少笑话。“比赛结束的第二天晚上,我同老师一起坐电梯,一个高个子的俄罗斯女孩挡住了我的视野。当我好不容易挤出电梯后却发现老师还在里面,一顿混乱中的我只好大喊: my teacher ,my teacher,其他说不来,只好眼睁睁看着电梯上去了。”       比赛15天,每天只睡5个小时     满洲里归来的黄晓玲手脚都有伤,因为内蒙古的天气非常寒冷。即便穿着羽绒服都让她直打哆嗦,更别说在零下四十几度的情况下拍外景了。     在恶劣的天气下,黄晓玲的手经受不住严寒,干裂并留下了很多伤疤,但这些她都忍住了。     “训练时要穿高跟鞋,影响到脚上的神经,我的脚指头从集训麻到现在。”看着自己的手脚,黄晓玲说,这是种历练,“因为赛程很紧,几乎每天只能睡五个小时。比赛的15天里,我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直运转着。但种种美丽的代价纵使给我留下很多痛,我也要在舞台上把最耀眼的一面呈现在观众面前。因为我知道,我代表的是中国。”     黄晓玲说,比赛期间她一直在给自己查漏补缺,觉得自己哪里不好,就多问多做,也一直抱着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心态。她说大家都很优秀,舞台是属于大家的,大家都在上面绽放。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乐在其中。     对于老师的一路相伴,她很感恩。她说老师们放下手头的事,无微不至地照顾指导她们。除此之外,她也想告诉师弟师妹们,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决定做什么事,就要有一颗坚韧的心,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梦想总会实现。     新闻背景     “中俄蒙美丽使者国际大赛”始办于2003年,大赛承袭着“健康、美丽、和平、友谊”的主题,选手们在大赛中将用智慧和风姿展现着三国文化与风情,传递着国际和平与友谊。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罗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