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开展系列活动纪念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

16.06.2015  10:19

  

  6月13日是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浙江省博物馆围绕“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主题,在文化遗产日前后面向不同群体推出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公众关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两场活动传承非遗

  6月13日上午,浙江省博物馆邀请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茶谣馆”、素女坊等单位团体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欢聚文澜阁,共同打造了一场以“古风遗韵”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展演活动,为现场观众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活动以《女子笄礼》表演开场,杭师大嘉礼华服社的同学带着现场观众一起穿越到古代,感受古代少女举行成人礼的庄严时刻。随后,中华传统插花浙江地区的首批传播者江晓鹿女士与小朋友一起登台,邀请观众在古筝声中静听花语。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茶谣馆”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带领观众重温国学经典,并现场展示儒家茶礼。古风歌曲《卷珠帘》曾红遍大江南北,杭师大公共艺术教育部人员分别用箫、琴、琵琶合奏了一曲《卷珠帘》,让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韵味。由杭师大日新国学社演绎的唐代李华所作《吊古战场文》,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引发了现场欢众的共鸣。现场还有汉舞、《诗经》吟唱、汉服秀等充满古风古韵的节目,在初夏时节吹来浓郁的中国风。

  下午的“老有所乐在浙博”之“巧手剪纸 传承非遗”活动,邀请了拱墅区和睦街道非遗传播队的老年剪纸爱好者,带着《青年时报》“牛通社”的小记者和现场观众一起体验了剪纸艺术之美。

  6月13日的活动现场除大众媒体外,通过“浙博活动君”微信征集的文化遗产传播使者们也积极地拿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并在自己的朋友圈为宣传文化遗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高潮迭起

  为配合“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浙江省博物馆开启了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从5月底开始便围绕文化遗产日主题推出精彩纷呈的教育活动。

  5月30日,“浙博伴你共成长”之“文澜书影——活字印刷DIY”活动拉开了文化遗产宣传月的序幕,活动带领孩子们在曾经收藏了《四库全书》的文澜阁内体验了活字印刷术。

  5月31日,浙江省博物馆与浙江大学文博系联合推出的“寻迹历史 对话藏品”定向运动比赛在武林馆区举行,40余名“未来博物馆人”参与了活动。此次活动全程融入了文物元素,让参与者畅游知识的海洋,以游戏的形式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6月4日,“武林文博讲坛”文化遗产日特别讲座邀请浙江省文物局有关专家讲述“我们身边的大运河遗产”,与生活在运河两岸的老百姓共同分享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共话大运河的辉煌与未来。

  6月14日,“浙博伴你共成长”之“佳节又端午 五色新丝缠锦囊”活动带领孩子们体验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邀请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亲手缝制一个端午香囊,弘扬和传承节日民俗文化 。

  6月24日,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将继续开展,浙博品牌教育活动“武林雅韵”将走进浙江省文博知识普及基地——台州市三门县扬戈时代影城,以浙博“武林雅韵”非遗展演平台为载体,以彰显浙江历史文化底蕴、弘扬浙江民族民间艺术、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为目的,通过琴箫演奏、诗词吟咏、茶艺表演、传统舞蹈、民间曲艺、博物馆知识抢答等多样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与地方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

  微博/微信互动分享“浙博记忆

  浙江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及文澜阁古建筑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日前后,浙江省博物馆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及“浙博活动君”互动微信面向观众征集“我的浙博记忆”,同时推出“为文化遗产点赞 为美丽中国添彩”微信互动活动,利用自媒体平台、借助公众的力量宣传文化遗产。

  活动自6月1日推出后得了观众的积极响应,纷纷通过微博和微信发表自己的“浙博记忆”,有的记录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有的分享自己参与教育活动的体验,一位叫张攸蔚的微博粉丝更是通过长微博写下了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浙博记忆”,从多年前与浙博擦身而过到如愿以偿来馆参观,从在上海聆听陈浩馆长的讲座到寻迹浙博武林馆区,把自己多年来与浙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也寄托了自己对浙江省博物馆的情感与期待。

  “我的浙博记忆”微博/微信征集活动和“为文化遗产点赞 为美丽中国添彩”微信互动活动将持续到7月1日,届时浙江省博物馆将从中评选出优秀的微博/微信,为作者送出浙博“十大镇馆之宝”衍生文化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