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密码

24.03.2015  11:36
              青年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作为一所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73%的农村普通高中,严州中学梅城校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学校的归属感、素质提升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我觉得是学校给了我们一组发展密码,打开了我们成长成功之路。”刚刚获得建德市职业技能(语文)大赛第一名、本报曾作报道的“二维码”作业本发明者、年轻教师杨大为这样说。 
              密码一:定调子、搭台子 
              严州中学梅城校区40岁以下教师有83人,占全体任课教师的大半。对此,该校确立了“既抓思想修养又抓业务能力,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管理,既要放手使用又要精心指导,既有领导抓又有教师整体管”的青年教师培养思路。 
              该校培养青年教师实施目标管理,落实“三步走”战略:一年打基础,两年迈一步,三年上中等。第一年,重点抓师德培养和业务培训,促使青年教师“立师德、练师能、创业绩”,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具有与打造优质教育需要相适应的师德意识和业务能力;第二年,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年,铺平台、压担子,给青年教师创造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促其在学科教学与教育研究中发挥个性、大胆创新。 
              学校遴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师傅,开展“一对一”师徒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师徒“捆绑”考核机制。徒弟的教案先由师傅审查,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两节课,撰写两篇教学反思。师傅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从备课、讲课、反思、教研和班级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学校领导和同组其他教师也随时推门听课,共同为新手的课堂教学“把脉问诊”。 
              学校由教科室牵头开办“菁华班”,着力培养教龄不满3年的年轻教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七个一”工程:一份教学设计、一次说课、一次公开课、一份教学总结、一份课堂反馈卷、一本批注式阅读、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对“菁华班”教师成长档案进行管理,记录青年教师在自身专业化发展道路上的活动经历,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并反思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以期尽快适应岗位、站稳岗位。 
              同时,该校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提高、展示的平台,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鼓励支持他们参加业务、高学历进修学习;邀请专家、名师等走进校园,为青年教师业务提升和理念更新提供专业指导;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培训交流会,开展多种活动展示教师的才艺、特长,促进青年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举办新上岗教师“过关课”、教学新锐“研究课”、教学选拔“比武课”。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历练,通过听课、研讨、交流,直接向师傅和同伴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研究其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步把他人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变成个人的智慧,促进自己不断地成长与发展。
密码二:压担子、育尖子 
              “尊重教师的差异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中主张因材施教,对待教师亦然。”副校长叶锡刚说,“教师在教学上水平不是特别突出,也许在其他方面有其独到的精彩。我们充分认识到这种个体差异,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青年教师怎样才能快速成长,在校长何寿平看来应做到四点:一是要向优秀教师学习,要言行端、有正气,敢担当、勇作为;二是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努力培养优秀的个人品质;三是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保持一颗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四是要努力钻研业务,多读书,勤学习,实现个人专业的迅速成长。
            该校将一些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教师补充到教研组长、部门主任等岗位上,大胆推荐他们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帮助他们总结教育经验、提炼教学思想。通过开展示范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经验性交流、课题性研究等多种方式,尽力打造骨干教师群体,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名师。学校36个班级的班主任有32个是青年教师,其中多数已获得过“建德市优秀班主任”“建德市优秀教师”等荣誉,青年教师董建军还获得过全国中小学公开课录像比赛二等奖。在教育科研上,学校近几年获得省市级一等奖的几个立项课题,比如获得省2014年创新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的“普通高中志愿服务型学习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和获得杭州市第28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基于‘学情诊断’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要素优化与实施”,主力军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此外,由化学组青年教师团队担纲编写的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还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