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学院“两坚持、两对接”,着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22.05.2017  16:51

嘉兴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和以应用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强化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需求紧密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着力推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坚持构建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的课程体系

学校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机制;开设有特色的应用型课程,重构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达到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水准。学校把建设100门应用型MOOCs课程、100门校企合作应用型特色课程,重点开发建设100种应用型特色教材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目标,仅2016年学校就开出了应用能力培养导向的实验课程378门、实验实训项目2296个。

坚持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中,学校以应用能力提升为导向推进慕课等在线课程教学改革,开展PBL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探索互联网+会计教学一体化改革;在实践教学中,学校注重与行业和地方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集成需求,借助企业平台和资源开展“项目化教学”和“实战化训练”与“双导师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队伍中,积极引进行业导师进入课堂协同教学,企业参与教学和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和答辩。

强化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需求紧密对接

学校大力推动学科群、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群对接,构建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强化特色”为原则,制订实施《嘉兴学院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专业建设与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学校应用型专业的整体特色,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设,专业布局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适应度逐渐提高。

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

学校着力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业评价中推行“课外6学分”制度,学生在校期间须获得6个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学分可以通过科技与学术活动、学科竞赛、创业活动、社会调查与服务等活动获得,充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责任意识;推行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项目,由导师根据学生特色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并资助学生到国(境)内外高校交流培养,与国内外4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2016年累计在国(境)内外交流学习学生420多名,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将科研项目或企业委托的项目转化为学生的训练项目,使一大批重大学科平台和横向课题成为有效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