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区”效应叠加 助推杭州经济转型升级

05.02.2016  11:03

  “杭州成功获批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推进我市高起点上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市长张鸿铭对这一点感到尤为自豪。

  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杭州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4年的不足2000万美元增长到了30.4亿美元。今年1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推广“杭州经验”,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这12个城市入围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

  新的一年,杭州将如何利用好“两区”机遇?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打造“杭州制造+跨境 贸易”商业模式

  自去年3月杭州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下沙、下城、空港、临安、江干等多个园区“遍地开花”,逐渐形成了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

  在谈及“强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体制机制活力”时,市长张鸿铭说:“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施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规划,加快‘六体系两平台’建设,做大B2B规模,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壮大本土跨国企业。”

  实际上,杭州跨境电商进口端已发力,但从杭州的外贸结构和现状来看,出口电商才是跨境电商的重点,这一块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据统计,杭州去年出口总额(不含省属企业)2760.72亿元,增长5.1%,其中跨境电商出口141.13亿元。

  对此,民盟杭州市委会认为, 积极探索工业产品出口的“M2+”模式对于提升杭州跨贸业务发展意义重大。所谓“M2+”模式,是指企业或个人从境外购买或从境内外销其货物产品,且接受海关监管的一种新型网购模式。

  政协委员李赛文则表示,杭州应加大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对企业在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上发生的营运推广费、海外仓建设、人才培训等给予补助。“通过创新‘互联网+杭州制造+跨境贸易’的商业模式,重构生产链、贸易链和价值链,帮助传统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他说。

   政府工作报告52次提及“创新”

  创新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52次被提及,足见创新的重要性。

  在过去一年,杭州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主引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增长33.9%,入选中国十大创新生态城市,成为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片、多园多点’建设,高水平建设国家高新区和省级产业集聚区,整合提升各类科技园区(开发区),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规划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钱塘江生态经济带、运河湖滨高端商务带、钱塘江金融港湾、杭州空港经济区,激发经济增长潜力和创新动力。”张鸿铭说。

  民盟杭州市委会对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聚焦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二是要创新突出重点产业;三是要培养内生创新人才。“要重点聚焦杭州优势产业的布局,在电子商务、安防、大数据、云方向、高端智能制造、通信、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植,加快‘互联网+’产业创新,形成创新驱动、产业联动的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做“技术后盾”

  “十三五”期间,杭州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若让“两区”叠加,会产生哪些效应?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期间,杭州将培育特色小镇100个、市级众创空间100家、各类服务载体500家,努力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乐园。可以试想一下,若自主创新示范区能为跨境综试区提供新技术或新的商业模式,必将推动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用张鸿铭市长的话说就是,“十三五”期间,杭州以办好“两会”、建设“两区”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将杭州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样本。

  “‘两区’叠加、联动发展,加上‘互联网+’战略,必将推动‘两区’的创新成果和制度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产业化和落地,这将成为杭州‘两区’建设的特色亮点。”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也就是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技术后盾”,它将增强杭州的基础研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帮助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破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