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两会时间 ​如果医改动到你的奶酪

16.03.2016  10:43

       □ 余运西

       两会上,挂号难、医生荒等持续成为热议话题,业界内外对医疗和健康相关问题格外瞩目,观点碰撞激烈。一方面,医改在医保、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仍觉得改革太慢、获得感不强。业内外的充分表达,给了我们一个拓宽视野审视医改复杂性的机会:改革为什么“”?就是因为涉及太多复杂的利益关系,需要太多的改变。当医改动到每个人的奶酪,我们能否淡定自处?

       患者期盼看病更方便,花费更少,所以对号贩子的“一声吼”,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冷静分析就会发现,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是根由,分级诊疗才是治本之策。目前,各地都在探路分级诊疗,包括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用医保报销的比例限制患者越级就诊等。但是,提高服务能力无法一朝一夕实现,而多年来习惯了就近跑大医院、埋怨挂专家号难的人们,如果被要求首诊进社区,是不是也会有所失落,不免要犯嘀咕呢?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医改的关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务人员待遇,这样的提法在两会上很热。然而,在药品、医疗器械、检查等费用没有明显降低,灰色收入难以禁绝的情况下,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性劳务收入,患者难免要心存疑虑。这个有升有降的“医改之结”若想解开,恐怕也是缓慢渐进的过程。

       最近社会上对“儿科医生荒”的热议,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让人们看到现象背后整个改革链条上教育、人事、薪酬等各个环节的问题,也让大家对医改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实,改革就是要众多利益相关方重新洗牌。然而,不管动到哪一方,都会引来异议和反对,因为先动就意味着要承受这个链条上更大的压力。医改一直在强调协同性,足见协同之难。

       理性看待医改会发现,医疗卫生领域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脱离整体社会生态链建设而独善其身。如果没有置于患者、医生、医院、行业、部门等利益博弈的整体格局中统筹考虑,会不会落得“看上去很美”的局面?医改的原则、目标应该是社会共识的凝聚,改革必须照顾到各方面的合理利益诉求,否则就得不到公众的支持;医改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会有阵痛期,当需要每个人做出改变,甚至短期让渡出一部分利益的时候,也需要每个部门、机构、个人履行责任与义务。

       当然,我们既要看到医改的普遍性困难,不抱一日速成的期待,也要务实地看到加快推进医改的刻不容缓。走好医改这盘大棋,把握好顺序和时机是关键。当下,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已经扩展到城市大型公立医院,我们要把握好改革的时间窗,加紧“三医联动”的步伐,让医改成果尽可能覆盖到所有人群。如此,改革才能到位,获得感才能更强。



电子病历实施首日 患者直呼“果然方便”
不过多数市民仍习惯带着证历本就医 老人不用手机如何杭州网
今年9月杭州将有一大拨新学校亮相
都市快报 记者 姜晓蓉 张娜 张宇璐 今年9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