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本真的东西留下来” 老年人拍微电影一点不怯场

06.08.2015  09:08

前些天,古荡街道古北社区的一些老人正在忙着拍一场公益微电影,有人当演员,有人做摄像,还有专业的影视团队帮忙做后期制作。

68岁的颜国英阿姨是微电影的主角之一,三年前,她一手拉起了一个社区“低龄老人编织队”,成员们做出来的绢花、福袋、爱心帽、“公主包”,可真是姣好的艺术品,还曾有美国大学生前来“拜师学艺”。

颜阿姨,这次拍电影,你做‘演员’紧张吗?”对于这个问题,颜阿姨扶了下眼镜说,“一点都不紧张,反而觉得挺好玩,我们平时做编织的时候老李就一直拿着DV在帮我们拍摄,所以都习惯了。

颜阿姨口中的老李,就是李志强(63岁),这位李师傅在古北社区小有名气,他也是老年社区的“专属摄像师”。

大概10年前,李师傅开始自学PS软件和视频剪辑,自从退休后,他常常拿着DV为社区大大小小的活动当摄像。

第一次拍的活动是重阳节包饺子,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光拍景物太枯燥,要拍点人物和活动才有意思。”李师傅说,他对视频剪辑也蛮感兴趣,包括挑选画面,插入背景音乐等等。

有了李师傅,社区活动可以很好地“存档”。就像颜阿姨所说,“把最本真的东西留下来”。之前,西湖区微公益创投以古荡街道为试点,给社区社会组织一定帮助。7月底,该社区终于有这个机会正式拍摄一部公益微电影《爱的协奏曲》。

这部微电影以社区爱心志愿者为蓝本,讲述了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为社区居民无私奉献的故事。

在时长6分钟的微电影里面,除了编织能手颜国英阿姨,还有公益红娘胡阿姨,她一直努力为社区的青年男女寻找幸福,帮助他们共同谱写爱的篇章;书法爱好者李老师是位百岁老人,一有空就到社区里免费教书法……

这些社区里的‘小’人物就是微电影里的角色原型,他们散播着爱和正能量,希望借助这次拍摄,让居民更加深入了解社区,走进社区大家庭,同时也鼓励更多人参与志愿者服务。”该社区负责人说,“这个月我们将会举办微电影首映仪式,并刻录光盘送给居民。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史杭芝 通讯员 李丹 章洁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