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光影,上海表达

09.06.2015  12:10

  在这电影诞生的第120年,电视诞生的第90年,上海再一次站在光影的中心,纷繁交迭,古老新鲜,全世界都在看。

  6月8日至12日,第21届上海电视节举行。5天里,电视节将通过评选和论坛指点国内电视江湖的胜败起伏。

  6月13日到21日的9天内,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为申城带来300多部电影,金爵奖和亚洲新人奖也会迎来新一届的得主。

  每年最受欢迎的参展影片依然精彩纷呈,除了有《万物理论》《鸟人》《爆裂鼓手》《少年时代》《利维坦》《两天一夜》等奥斯卡、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的热门影片,电影节还精心策划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丝绸之路风貌”、“金砖五国焦点”等影展。此外,今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电影节也将带来一批影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作品,备受影迷喜爱的“向大师致敬”单元今年就将展映戈达尔、高仓健、黄柳霜、夏梦等影人的优秀作品,体现电影节不同于好莱坞制片体系的多元观影氛围。

  这两个以上海为原点、以影视为内容的节日,不只是影视迷的精神饕餮盛宴,亦是在庞大的影视产业链中上下游走的业内人士的嘉年华。

  近年来,上海影视双节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海正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进一步做全做强上海的电影产业。而在2014年10月27日,上海电影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更是上海电影史上一个阶段性的历史转折。自去年明确“关注亚洲、关注华语、关注新人”的办节定位后,电影节和电影产业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于是,我们寻找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被发掘和正在被注目的影人和项目,呈现平台和产业之间的关系,而那些即将在这个平台上集中宣布、如今尚未彻底撩开面纱的若干创新机制也被一一列举。

  一年间,上海影视产业振兴之路有了许多亮点,比如上了《人民日报》的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比如提升中国电影制作行业专业水平的立鼎影业,还比如甫一宣布合作办学便备受瞩目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而在今年的影视双节上,还会有更多的惊喜,更多实实在在的干货,比如论坛上将要讨论的“互联网+”、“互联网文学”等概念等,它们将与“互联网电影嘉年华”、“成龙动作电影周”等创新项目一道,全面服务产业链的各个方面。

  电视节和电影节也在变化,投射的除了我们对于影视的热爱,还有这个行业本身的极速膨胀和变化。而本期特刊,就试图截取几束本次电视电影节中最新鲜的光影,以作预热、以为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