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新规能否颠覆出租车市场

17.07.2015  10:04

  最近关于专车的问题的新闻又接踵而来,就比如昨天新闻“小伙子乘滴滴专车一屁股坐住苹果手机然后悄悄塞裤袋了”“优步打车计价出错,软件支付安全性存疑”“福建女生打专车竟被司机问:你在哪个场子做小姐”“打车软件存漏洞用户信息被网售”……

  Uber、神州专车、滴滴和易到用车等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在线预约租车的打车软件。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受众的欢迎,在实际的使用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让人担忧。

  日前,媒体报道称《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公布,也是业界等待已久的“专车新规”。网上流传的专车具体要求如下:

  1、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2、在服务所在地具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相应服务机构及服务能力;

  3、具备开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的互联网平台和与拟开展业务相适应的信息数据交互及处理能力,服务器需要设置在中国大陆境内;

  4、平台数据库应当接入服务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租企业监管平台;

  5、使用电子支付的,应与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签订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协议。

   专车新规颠覆出租车市场有点困难

   专车是出租车的一个变种

  从杭州最近的一则“上月出租车日均客运量下滑近10万人次”的新闻中,我们看出没有新规的专车在一定的程度上冲击到了出租车市场。但是,从网上流传的新规看,虽然在专车在乘车安全方面有了保障,可这无疑是出租车的另一个变种。如果变成了出租车的一个变种,专车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出租车进行改革,也可以网上预约,那么就可以达到和新规后专车一样的意义。

   “烧钱大战”不稳定的需求市场

  目前,在专车高融资和高补贴的背后是“烧钱大战”。从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获益的是消费者,高补贴下的红包使得打车的价格十分低廉,消费者可以便宜的享受短途的租车服务,更加方便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从表面上看,国内对在线预约租车服务的需求很大,但事实上,在多数地区消费者的约租车需求,都是打车软件通过烧钱激发出来的,市场对专车等出行用车的需求并不稳定。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打车服务?

  拼车会得到更多受众喜爱

  既然“烧钱”,既然“血拼”,打车的市场毋容置疑是庞大的,也代表着目前具有一定争议的产业。

   费用方面

  众所周知,出租车是有来自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这座大山,专车依然要付出背靠法人公司的成本费用。面对“烧钱大战”的拼车公司或多或少都可能有点无奈,但是拼车的服务价格是均摊油费,成本是远远低于出租车乃至专车的。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打车费用也会降低,所以在相同的需求场景中,价格绝对是影响决定的第一要素。

   便利方面

  从以往的打车经验中,我们知道,一般在很多偏远或者拥堵的地方乃至上下班的高峰期等车的时间比较长甚至叫不到专车;从另一方面说,拼车的前提是当前车主本就是有前往你的目的地需求,因此这个时候的拼车从需求层次上来讲是二级需求,并远低于一级需求的专车。因此,在便利上,拼车是远远胜过专车的。

  作为城市打车的消费者,当然更希望有更便利的更安全更快捷的租车服务。我们不讨论谁家打车软件更厉害更有钱,我们更需要切实的服务。

点击查看汽车频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