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谋齐家文化传承创新

02.08.2015  10:43

  1日,考古界大型盛会“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在甘肃临夏州广河县举办,吸引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多国专家学者及中国各界代表前来“聚焦”被考古专家论证为“前丝绸之路”奠基者的齐家文化,旨在探源揭秘人类灿烂古代文化,共谋它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

  广河县委书记赵延林介绍,该县是齐家文化的发现地,素有“齐家文化摇篮”美称。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此发现了齐家坪遗址,齐家文化由此而来。

  “随后91年的发现与研究表明,齐家文化与中原地区古文化联系密切,并且在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互动关系,是探索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研究的重要对象。”赵延林说,基于此齐家文化早就成为了广河人引以为傲的的宝贝。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巍讲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铜器出土于齐家坪遗址,是一面铜镜,被称为“中华第一镜”。齐家文化在目前虽然没有发现大型容器,但从发掘出土铜器的数量和种类来说,齐家文化时期人类已经步入青铜时代,它是中国历史上开启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华夏文明重要的遗存。

  考古界发现表明,齐家坪遗址中发掘的主要是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同时分布极为广泛,中国现已发现1100多处。除甘肃外,宁夏、青海、内蒙古也有分布。

  王巍补充,早在丝绸之路命名前,作为西方贸易代理人的月氏人已经把他们占据的河西走廊变成了神奇的“青铜之路”和“玉石之路”。因此,探秘齐家文化对于研究中西方早期经贸、文化交流亦不可或缺。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表示,当下“一带一路”建设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给甘肃广河齐家文化乃至甘肃各类文化高热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寄语考古界专家在技术学术层面上做支撑,甘肃官方在行政层面做支撑,双方借盛会对齐家文化寻根问祖,解其所以然。

  连辑强调,考古也好,保护也罢,大众化的宣传十分必要。只有提升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大众知晓度,不同民族民众的素养才能建立,研究机构专业化水平才能提高。

  当日,在齐家文化研讨会上,考古学专家先后做了《齐家文化:“前丝绸之路”的重要奠基者》、《西夏、大夏与夏——夏崇拜探索》、《齐家文化玉器所反映的中院与陇西两地玉文化的交流及历史背景的初步探索》等主旨演讲,论点新颖、论据充分、论述精彩引来掌声不断。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安可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她2001年首次来到中国,发现中国历史悠久,对这里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文献中记载的,不同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最有趣,所以我坚持学习研究考古学,直到拿到了博士学位。

  安可评价,齐家文化研讨会对于了解早期青铜时代文化,理解不同时期社会学进程变化、以及古代文化贸易交流均十分有意义。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自然遗存丰富,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珍藏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和丰富的古动物化石十分丰富,被誉为“古动物的伊甸园”。同时,当地文物古迹众多,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是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考古挖掘最多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