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三期“智慧家庭教育大讲堂”开讲 心理学专家刘文教授支招“如何读懂孩子”

23.10.2015  17:29

如今,家长普遍心理都有疑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爱哭、爱打闹;喜欢挑战父母的权威,父母说东,他们偏偏往西;自我意识很强,但是心灵又十分脆弱 …… 在提倡“赏识和鼓励”教育的今天,面对这样一群群熊孩子,家长变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心理学专家告诉您,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气质,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10月15日,在由杭州市妇联、市教育局、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家庭教育学会等单位联合推出的第三期“智慧家庭教育大讲堂”上,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称号的刘文教授为现场800多位家长带来了如何读懂孩子的良方,从心理学的角度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作为家长,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刘教授认为,当前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通常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家长更多考虑“我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而不是“如何说孩子才会接受”,这也是造成亲子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才会接受?刘教授认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心理学上把孩子的气质类型主要划分为胆小羞怯型、活泼好动型、暴躁和忧郁型、敏感细心型、分心型以及慢热型6种类型。刘教授还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气质类型是天生的,具有稳定性,家长要试着接受孩子的气质类型,把与孩子沟通看作生活的乐趣,放松心态、扬长避短,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 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

讲座现场,刘教授还以生动活泼的案例与家长一同分享了与6种不同气质类型孩子的沟通方法。比如,面对胆小羞怯的孩子,家长切不可急着催促孩子,而要用温和的语言鼓励孩子;而对活泼好动的孩子,家长要学会定规矩、提要求,相信孩子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而对于最令家长头痛的气质类型——脾气暴躁的孩子,刘教授告诉家长千万不要以同样的情绪强度回应孩子,批评孩子的强烈举动,而是一定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等到情绪平复后,再用平和、坚定的话语表明自己的看法,细心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仔细查找孩子闹情绪的原因以及孩子的真正需求,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讲座最后,部分家长还就自己与孩子沟通时存在的问题一一向刘教授提问,刘教授都给予耐心的解答,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杭州市妇联)

 

 

‍‍栏目:家庭教育   编辑:王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