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

23.10.2014  08:08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习近平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开始日益思考并明白这么一个道理——

    建筑可以让城市变大,但是,文化能让一座城市变得伟大。

    看似通俗易懂的道理,其实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文化觉醒。

    在这一点上,杭州的表现是较为出色的、是占有先机的。在市委市政府多年的倡导与努力之下,当之无愧,杭州正日益成为一个“发散着灵魂香味的城市”,全球精英人士正闻香而来。而最被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正是那些艺术大师、文艺名家。

    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在如何更好地建设文化名城,打造“人文杭州”的课题上做出了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一方面是积极引进文化与艺术领域的优秀人才,一方面在壮大本土文艺工作者队伍上又有多种积极的举措。作为城市的决策者,市委市政府深知这一点:文化名人包括文艺工作者是杭州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力量,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城市人文精神的实践者、传承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带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深刻谈及这一话题,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他们应当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这如同一针强心剂。

    古老之城,文化之城,可以接着在这一盘文化战略大棋盘上用心地谋篇布局了。

     像爱树一样爱护文艺家们

    台湾“云门舞集”领军人物林怀民曾经这样形容杭州,这座城市是一座很用心的城市。

    林怀民说,看一个城市是不是够用心,就去看城市里面的树好了。因为工作的需要,林怀民经常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飞来飞去,工作节奏很快,他解压的方式就是在城市里面找到一株他中意的树,“我最喜欢树,树可以让人充电”,他每每觉得疲倦了,就在那棵树下打坐片刻,“这样就能充上电了,活力又回来了”。

    对树的留意,让这位艺术家对杭州有着格外好的印象,“因为树是不会自己长好的,它们需要人的关心爱护”。

    像树木一样树人。

    像爱树一样爱护文艺家们。

    这正是杭州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在打造、引进、培育文化名家这盘大棋上一以贯之的积极姿态。

    以文学创作为例。2005年,作家余华落户杭州, 2008年,麦家落户杭州。

    两位作家的“回归”曾令杭州作家群的精神整体为之振奋。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级别的重磅级作家,这个举措,大大提升了杭州文坛的整体水平,不少人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写作方向,从那一年开始,杭州作家开始踱出自己的圈子,主动介入到地方文化发展乃至文化产业发展中去。

    然而受到市作协关注的,不仅仅是余华、麦家这等级别的作家。

    长期默默耕耘的朱晓军就是很好的一个样本。当年,他的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以全票通过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票数位列五部获奖报告文学作品之首。后来朱晓军来到杭州,进入浙江理工大学任教。当时的他,尽管获过不少文学奖项,但依旧有小小的遗憾,那就是“暂时没找到组织”。经过熟人牵线,朱晓军2006年加入了市作协。杭州市作协也成为了朱晓军至今唯一加入的作协机构。

    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只要是优秀人才,就一定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这就是杭州给予外来写作者们的温暖的怀抱。

    吴玄原是“北漂”一族,引进后就委以重任,担当《西湖》杂志副主编;夏烈调入时尽管只是初级职称,依旧任命他为《西湖》办公室主任、市作协秘书长;青年作家方格子长期工作没着落,为了让她有个更好的学习创作环境,市作协经过多次联系协商,最终为她解决了工作。

    与此同时,那些散居的网络作家也开始逐渐被纳入主流文学,在网上“漂泊”多年,写手们也找到了家的感觉。

    2007年之前,沧月、曹昇、流潋紫等,这些原本散居的网络作家们,还以网络作家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2007年2月,市作协成立类型文学创作委员会,沧月任主任。慢慢的,他们开始让外界感觉到了一种杭州作家群落的味道。将网络类型文学纳入主流文学圈的视野,传统作协介入网络类型文学创作,在文学性方面给予交流、批评和指导——当这个“破天荒”的想法还在全国各地召集专家开会讨论的时候,杭州市文联、杭州市作协率先将其变成了现实。类型文学创作委员会也是全国首个纳入作协系统、纳入主流文学圈范围的类型文学创作团队。这里面有个案例,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了由市作协主编的“青春类型小说文库”,由杭州发往全国各地,市场好评如潮。类型文学引领文化创意,而文化创意又带来了成功的产业尝试。

     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

    就在上个月末,第五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在曹禺的故乡——湖北潜江揭晓,杭州青年剧作家余青峰凭借《青藤狂歌》,斩获这一中国剧本创作的最高奖。

    这是余青峰第三次捧得曹禺奖,据采访回来的记者描述,这位曾经的“戏剧流浪汉”当时仍难掩心中的激动。

    余青峰说,“写戏不是为了获奖,但能获奖,确实是对我坚守戏曲创作的一份温暖的鼓励。

    余青峰的获奖感言是这样写的:把最深情的感谢献给杭州。

    为了写这个剧本,余青峰先后阅读了200多万字的资料,余青峰说,他想通过这部描写吴越文人徐渭的剧目,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心灵的苦难,最值得关照和抚慰。

    而知道余青峰经历的人,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这部剧作。

    他有着与徐渭“徐文长”类似的坎坷经历。2006年,原籍福建的他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人才引进,来到杭州定居、工作。而在来杭州之前,这位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一直过着 “戏剧流浪汉”生活,是一个无职称、无工作、无工资却醉心于剧本创作的“三无编剧”。

    从刚来时的略带青涩,到眼下的日渐沉稳潜心笃定。杭州最终给了他家一般的温情。

    生活稳定下来后,他很快迎来了创作的高峰,密集地推出了《赵氏孤儿》、《大道行吟》、《李清照》、《天下第一疏》、《我的娘姨我的娘》等一部部作品。这些作品被搬上舞台,几乎每一部都获得过国家级大奖。

    2008年,杭州市开始启动“杭州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当时,政府聘请了余秋雨、韩美林、陈祖芬、余华等作家、艺术家为杭城的文艺顾问,为杭州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把脉。由此,潘公凯、刘恒、赖声川、朱德庸、成龙等一群享誉国内外的文化人都纷纷流露出定居杭州,创办创作室、工作室和艺术沙龙的意向;余秋雨的《杭州宣言》、刘恒的《中国往事》和《墨子》、陈祖芬的《杭州的现代童话》、何训田的《雷峰夕照》等,一部部文艺作品给杭城浓厚的文化氛围平添了浓重的一笔,杭州因此而日益成为文艺家成长的沃土。

    与其他人才选拔、发现、引进计划不同,“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不唯学历、职称,不唯地区,不唯单位或个人,只要是具备一定的艺术成就和优良的艺术天赋,热爱文艺事业的全国范围内的青年作家、艺术家均可享受“发现计划”的各项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可谓“不拘一格降人才”。

    所以,当余青峰已经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日渐地道的杭州人后,他依旧心心念念,要感谢杭州,感谢这座灵秀的城市,给了他“愉悦的创作环境与无限的创作源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潘宁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