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求索抢占海洋科技高地
改革开放40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紧紧瞄准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服务“海上丝路”、全球海洋深度治理及减灾防灾等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海洋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拓展深海大洋和极地环境与战略性资源探查研究,为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立足需求不断引领科考前沿
海洋一所将国家需求与科学研究有机统一,始终站在科学前沿,在我国近海、极地和深海大洋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海洋一所在物理海洋与气象、海洋地质、海底地形与测绘等多个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开创了多个“首次”。2017年,海洋一所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青年学者高立宝带领的中-澳科研团队在南大洋增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后,薛亮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又发现了风速变化在调控南大洋酸化中的主导性作用,揭示了南大洋酸化机制,为预测南大洋碳吸收和评估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017年,海洋一所开展了首次世界最深海洋蓝洞综合科学考察,获取多项重大发现。此次界定了西沙蓝洞精确深度,探测了西沙蓝洞内部形态,发现了全球开放海域最古老的海水、最古老的温跃层和西沙海洋蓝洞群。
2018年5月,“向阳红01”船圆满完成由海洋一所组织实施的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该航次跨越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圆满完成了多项科考任务,实现了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考察的高度融合,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提供了新模式。
独辟蹊径不断提高预警能力
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海洋科技的创新。海洋一所潜心科研,积极开辟新的科研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断提高我国海洋预警报能力。
数值模式是海洋研究与预测的核心工具。海洋一所自主研发了第三代海浪模式,开创性地建立了浪致混合理论。此项研究被欧美等近十个国家实测验证并实际应用,由此我国核心领域科技能力输出到发达国家。
2017年,由海洋一所王宗灵研究员牵头完成的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起源与发生机制项目荣获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该成果首次提出并证实了黄海浒苔绿潮来源于黄海南部浅滩定生绿藻,系统阐明了黄海浒苔绿潮跨区域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为黄海绿潮减灾防灾提供了科技支撑,对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的环境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
放眼全球不断推进国际合作
1995年,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海洋一所建立的第一个国际合作中心。随后,海洋一所立足周边、放眼全球,逐步建立覆盖全球的合作网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牵头建立了中印尼海洋与气候中心(雅加达)、中澳海洋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等9个国际合作中心。
近年来,海洋一所积极依托国际合作平台,参与“海上丝路”建设。聚焦双/多边关注的重大环境和科学问题,建设5个试验区,推广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构建联合观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海洋一所已初步形成覆盖全球主要海洋国家和涉海国际组织的合作网络,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6年,海洋一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展了首次北极联合科考。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进入俄罗斯北冰洋海域进行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弥补了我国历次北极考察区域的不足。2018年10月,中俄完成第二次北极联合科考。此次考察获得了北极“东北航道”关键海域沿线的水文气象资料,成功开展了北冰洋东西伯利亚陆架浮游生物多样性调查。
中俄两次科考实现了对北极“东北航道”三大关键海区的系统断面调查,不仅更深入、系统了解了北冰洋陆架的环境演化,也为“冰上丝绸丝路”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服务社会不断促进成果转化
海洋一所深度发掘现有成果,广泛与企业对接,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2017年9月,海洋一所与盘锦市政府、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签署三方共建协议,成立“盘锦滨海湿地研究院”,为精准对接国家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相关工程奠定了基础。
海洋一所先后完成了十余条国际海底光缆路由可行性研究及勘察,为我国及世界光缆路由勘察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主持编制了辽宁、广东、广西等十余个省区的海洋空间规划,在全国海洋空间规划研究与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通过中泰海洋空间规划合作,引领规划理念走上国际舞台。
此外,海洋一所的高精度地球物探探测技术在荔湾3-1油气田、港珠澳跨海大桥、滨海核电等重大海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海洋装备的技术进步和相关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一所所长李铁刚表示,下一步,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效能的实施意见,海洋一所将立足科技创新驱动,服务国家需求和自然资源部职能,以海洋是人类共有的最大自然资源为理念,重塑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围绕海洋资源与国家深海战略,海洋环境安全与军民融合,海洋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气候与水资源、防灾减灾,海岸带与国土管理和“海上丝路”综合环境保障等六大领域,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