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武林街道有了街道级非遗名录

23.10.2015  13:45
  10月22日下午,一本本砖头厚度的《武林街道首批非遗保护申报名录》放在了数位我省重量级非遗专家面前。经过一下午的细致评审,武林街道报送的14项传统非遗文化项目,被认定为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全省尚属首次。
  人们总觉得非遗文化高高在上,却往往忽视了身边的传统文化。被认定的武林非遗项目中,有的已经被人们淡忘,然而大部分却流传于生活之中。“非遗文化就应该流传在民间生活中,离生活越近越有利于保护传承,这也是非遗保护工作将触角延伸到街道最基层的原因。”评审组组长、原省文化厅副厅长连晓鸣说道。
  据历史考证,杭州武林门有1300多年历史,武林文化是杭州文化的发源地,很有代表性。但是由于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武林地区的许多传统文化流失严重。苏轼《吉祥寺看牡丹序》便记录了杭州武林门近千年前的牡丹盛会实况,其中提到的吉祥寺牡丹便在如今的仙林社区位置。直至上世纪90年代由吉祥寺改建的下城二小校园中,每年4-6月间仍可见一大坛牡丹花盛开,但后来随着城市改造、学校迁址,当年漂亮的牡丹花早已经不复存在。
  为抢救性地保护流传于社会最基层街巷中的文化瑰宝,武林街道成立了40余人的寻访小分队,历时半年时间对流传于武林民间的传统文化进行搜集,捡拾起这些星星点点的传统文化碎片。
  武林街道此次评定的14项非遗文化分别是:武林街路坊巷传说、吉祥寺牡丹传说、岳飞传说、武林名人传说、杭州武林方言、京剧麒派表演艺术、武林传统体育游戏、宫廷杭绣、天香楼传统菜肴制作技艺、盘扣制作、翻丝棉技艺、赵氏正骨、张同泰“腊八粥”、桃花港水巷生态文化。(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