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就上市了 树莓基地提前寻销路

22.04.2015  14:30

覆盆子和树莓“傻傻”分不清?

去年春夏交接的季节,本报就曾连续报道过“寻找覆盆子”的消息。最近又到了相同时节,湖北金莓科技上海分公司的刘总也给18创富打来了电话,为即将采摘上市的树莓提前寻找销路。

说到关于名称叫法的问题,刘总专门解释,“覆盆子其实是一味中药材,是树莓在青果的时候就采摘烘干制成,有一定药用价值,但成熟后的鲜果树莓的营养价值更高于覆盆子。”现在他们基地有红莓、黄莓、黑莓等多种树莓品种,相较于东北种植区,采摘期更长,预计可以从5月20日开采,一直延续到年底11月份左右,而且北方地区只有8月-10月份才有。

目前,他们公司是国内自有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经过9年的培育研发,已种植约2000亩土地面积,年产量在800吨左右。“产区全部采用人工除草、不施肥,按照有机模式种植。”刘总说,原先公司生产的树莓主要销往生产加工厂商,做成果酱、果茶、饮料等,甚至今年有厂商开发成酒类、面膜,“但冻果、鲜果市场一直没有打开,在一些大型商场也比较难看到树莓的身影。

据了解,虽然树莓的味道、营养都非常不错,但因为上市期短,运输时容易损耗,价格也非常贵,终端销售市场的量一直不多。有些是从美国、德国进口,小小一盒125g售价也在五六十元左右,国内价格便宜些的也要25元。

从去年开始,树莓在市场上的缺口量达100多万吨,价格一路走高,上涨近四成。”刘总表示,在大农业、大健康的经济环境下,树莓作为第三代水果将是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他们也不愿放弃这一鲜果市场。

下个月即将采摘上市的树莓按成品类型不同,价格也不等,冻果完整A类采购价格在每吨2万-2.5万元;如果是鲜果则是每斤80元-100元。“冻果就是采摘下来立刻入冷柜,便于保存运输,保存时间长达两年,营养成分不受影响。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谢晨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