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孩子上课总是挤眉弄眼可能是“抽动障碍”

13.04.2016  09:23

近来一段时间,恒恒(化名)的父母没少接到老师的告状。老师说,最近,恒恒上课很不守纪律,课堂上不是挤眉弄眼,就是故意咳嗽,不光自己听课不专心,还影响其他同学,老师提醒了他多次,不仅一点作用都没有,没想到的是批评之后恒恒的眨眼更加厉害了,班主任建议父母带去看看医生。

孩子老是挤眼睛,是不是眼睛出了什么问题?父母带着恒恒去看了眼科医生,医生说有点轻微的结膜炎,配了点药水,可是没什么效果。孩子老是咳嗽,是不是喉咙有什么不舒服?父母带着孩子去找了耳鼻喉科医生,一番检查下来,医生说,没问题。

身体一切正常,父母就觉得,那肯定是孩子调皮了。于是,回到家,父母好好教训了孩子一番。教训完头几天,恒恒倒是老实了几天,可没过几天又变回老样子了,而且还变本加厉,除了眨眼睛、咳嗽,上课还不停点头,同学们都给他取绰号叫他“点头怪兽”。

无奈之下,恒恒的父母带孩子来看儿童心理科。经过脑部CT、脑电图、抽血等一系列检查,恒恒最终被诊断为“抽动障碍”。得了这种疾病,身上的某一部位或多部位肌肉会不由自主地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运动或出现发声抽动,可以表现为眨眼睛、咳嗽、耸肩、抖腿,严重的甚至有拍打、旋转、跳跃、自伤等等。

现在,抽动障碍在孩子中的发病率不低,综合报道,约有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这与遗传和大脑神经调节障碍或免疫因素有关。另外,情绪紧张、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睡眠时间不足、经常近距离看电视玩IPAD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

恒恒的父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不是调皮,而是病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小剂量抗抽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放松训练之后,恒恒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又重新可以专注上课了。

在此也想提醒广大的家长,孩子出现了频繁的眨眼睛、吸鼻子、咳嗽、点头、耸肩、抖腿等表现,如果教育不管用,检查了身体也没发现异常问题,那么需要及时上儿童心理科就诊咨询。早期的短暂性抽动障碍治疗比较容易,效果也比较好,一旦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期,或是发展为复杂性抽动障碍,那治疗难度就大大增加了,甚至有可能拖延到成人都无法改善。

主持 周国岭

儿童心理科主任,擅长儿童多动症、学习障碍、自闭症、青少年情绪问题与行为问题、儿童睡眠障碍、网络成瘾等的诊治。儿童门诊:星期一上午(专家门诊)、星期二下午(专家门诊)、星期五上午;儿童/青少年咨询门诊(文一路心理咨询门诊部):星期四下午(专家门诊)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录 祝洁炜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