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抢先分得专车蛋糕 多地发声推进约租车改革

12.10.2015  09:52

  日前,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滴滴公司主办的《约租车(专车)模式上海创新与实践》论坛上,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意味着专车合法化首度破冰。据中国经济网了解,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而滴滴快的也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上海是专车合法化的“首站”

  滴滴与多地政府沟通发展第二张许可证

  据了解,滴滴快的公司已经与多地政府就“专车”的发展进行了沟通,上海是专车合法化的“首站”。业内专家表示,此次许可证的颁发是专车在国内诞生一年多时间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表明了政府和业界对交通领域移动互联创新的肯定和认可,专车也将有望寻得路径走向“合法”,中国的互联网专车将会开创一个出行的新模式。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此次上海交通委出台的专车新规对专车的管理办法比较合理与宽容。上海把对车辆及司机的资质审核权交给了专车平台。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公开表示,约租车的上海创新与实践是管理上和制度上的创新,司机、车辆、平台都要有所规范。

  为了保证安全。孙建平提到,此次根据试点方案,对车型、档次、使用年限等做明确的规定;车辆必须购买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方承运人责任险,由约租车平台统一购买;约租车运营收入达到一定限额需履行依法纳税义务,约租车平台后台对运营服务实施监控等条件。

  滴滴快的在上海的成功,使得大众对其他专车服务平台的准入资格有了兴趣。据中国经济网了解,在滴滴宣布上海获得国内首张专车平台牌照之后,优步就宣布落户上海,以上海雾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名义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注册资本金达21亿元人民币。神州专车的相关负责人也就此问题表示正在申请专车平台的牌照。除了这些平台的积极态度以外,上海官方也表示,今后只要专车平台申请,且符合资质要求,上海就给其办理营业执照。

  作为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滴滴快的CEO程维代表滴滴代表所有专车司机和乘客向上海市政府用于创新的态度点赞,他表示,“上海模式”是推动政府监管、市场力量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解决城市治理难题的尝试,对全国各地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具有示范意义。

   上海抢先分得专车蛋糕

  究竟几家欢喜几家愁?

  上海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后,中国经济网便关注了之前对于专车一事比较重视的三个城市:杭州、深圳、广州。

  在上海交通委网络约租车合法性问题尘埃落定,杭州交通委就向媒体表示,目前已经启动出租车行业深化改革,将借鉴上海专车管理经验。杭州作为全国出租车改革试点城市,对于专车改革的讨论已经由来已久,这次没有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着实可惜。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表示,杭州市对于专车的改革意见方案在今年7月至8月份已经拟好,但由于国家层面的上位法还未出台,以及其他种种相关原因,这个方案迟迟没有公布。

  而杭州交通局则发声称,杭州的出租车行业深化改革已启动,先改革的传统出租车行业,计划年内先完成出租车改革,稳住传统市场,之后启动网络约租车改革。对于“上海模式”,杭州官方态度也是认为会借鉴其经验,完善改革方案。

  除了杭州外,深圳作为改革的先发地,对于网络约租车管理的态度也是比较积极的。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滴滴快的公司已经与深圳政府就“专车”发展问题进行了沟通。而此前深圳交通委也对出租车改革问题去交通部参加多次研讨。

  上海对专车运营资质的认可,使得深圳市交委加快了对专车问题和出租车改革的进程。据了解,深圳市交委希望结合现状,制定出近5年网络约出租车的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广州在专车管理政策上一直是出于观望状态,广州市交委昨日发声称,对于专车合法化,广州必须要等交通部的上位法出台之后才能有所行动,目前无法效仿上海的做法。但是只要交通部的上位法一推出,广州会立即出台相应的地方管理办法,也会加快推出官方约租车平台。

  而据中国经济网了解,在交通部上位法出台之前,广州也并非完全没有动作。5月广州市人大对《广州市出租车管理条例》进行修法,不仅加入了约租车等新的内容,更是吸取了出租车的教训,明确广州市政府不得像出租车一样对于约租车总数量进行管制,广州需要多少约租车,应该完全让市场决定,行政部门不得插手。专家认为,这为今后约租车在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0多个城市上调出租车运价

  呼吁国家层面出台出租车改革

  上海坐实专车运营资质后,出租车行业有些惶恐了。据中国经济网了解,近日,上海、厦门、桂林等10多个城市上调了出租车运价。

  日前,中国经济网采访北京一位出租车司机,他表示专车的出现,对他的出租车业务影响很大。

  专家表示,调价可能会使客源流失,有可能会更加影响出租车司机的利益。而多数出租车司机更多希望的是减少份子钱来减轻压力,同时希望国家层面出台出租车改革,来减缓专车给出租车行业带来的冲击。(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