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钱江苑农贸市场

02.07.2015  11:23
  开业两年的钱江苑农贸市场,也遇过难题,“应该说是所有农贸市场都会遇到的问题,‘马路市场’。
  詹勇,杭州多赢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经营多家农贸市场,钱江苑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这里的‘马路市场’,是2014年初,为了修建地铁4号线景芳站,五福农贸市场拆迁分流后,部分本地菜农自发形成的。”他说。
  马路市场有哪些问题?
  詹勇掰着手指头跟记者说,“堵塞交通不说,肯定要影响楼上经营户的生意。”你想啊,下班回家,路边买两把青菜,一捆豇豆,谁还上楼啊,“虽说我们钱江苑市场里有空调有电梯,可顾客图方便,就是不愿意上去。
  可一两个月后,门口的“马路市场”竟然消失了。
  他们去哪了?
  “我们和五福社区一起做工作,把他们免费‘请’到了市场里来了。”詹勇说,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3个摊位。本来,每个摊位面积约4平方米,租金1年是1.2万元,3个摊位1年就是3.6万元。
  原来的马路市场上摆摊的,大多是社区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老大爷,靠一点自留地,自产自销,补贴家用。“一开始大家还不大乐意上来,我们就一户一户做工作,对大家说,搬进市场里,不用风吹日晒,到了夏天还有空调吹。”社区主任傅定妹说。
  比如7月1日上午我遇到的王宝凤,10点光景,她摊位前面只剩一点点小冬瓜、小白菜和茄子,还有一把黄秋葵。
  “我们种类不多,小本生意,大家都挺照顾的。”她喜滋滋地说。
  十二三个农户,挤在3个摊位里,因为品种少、走量也不多,大家就上午、下午错开,“也挺温馨的。”傅定妹说。
  我问詹勇,“难道其他经营户没有觉得不公平?
  “倒真没遇到这问题。”他分析,“总的来说,我们市场主要是面向钱江新城区域住户经营,购买力没问题,生意自然不错。把农户请上来,不仅秩序好了,还能带动五福社区的客流,大家何乐而不为?!
  值得一提的是,农户进驻市场,他们的本地菜也要接受随时抽检,食品安全也有了保证。
  这一点,也得到了江干区商贸旅游局副局长张伟彪的点赞。
  “菜农自产自销,蔬菜新鲜,价格又公道,把他们请进农贸市场是件好事。”他说,但也有条件。
  比如市场硬件到位、有充足摊位,才可以推而广之。
  “这样一来,既满足市场招商的需要,还照顾了一些生活上确有困难的社区居民,两全其美。”张伟彪说,在江干,除了钱江苑农贸市场,一些新建市场也有这方面的探索,比如去年丁兰街道新建市场里,二楼部分摊位就直接挂上了“自产自销区”招牌。(本站编辑 赵恬恬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