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紫阳街道这支民间护水队让人刮目相看

14.09.2015  19:56

30位护水员每天风雨无阻巡河4次以上

中河部分游步道改造是他们建议的

对贴沙河进行物理隔离也是他们提议的

上城区紫阳街道这支民间护水队让人刮目相看

编者按:

西湖蓝”,是杭州环境治理的一种决心。

杭州将通过治水、治气、治堵以及垃圾处置,力争在“十三五”期末、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临之际,完美呈现出天蓝地净、山清水秀的“西湖蓝”。

西湖蓝”既是城市宣言,又是美丽风景。是全市各城区在打造“美丽城区”中最重要的抓手之一,也成为了杭州环境治理的最新目标。

即日起,每日商报将推出“共建西湖蓝 最美在杭州”大型系列报道,记者将通过采访,全方面集中展现杭州“西湖蓝”建设的成果,进而勾画出一幅全城总动员、真抓实干的“最美杭州”全景图。

69岁的赵掌珠是上城区紫阳街道民间护水队的队员。她每天晨起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来到自己负责的贴沙河永昌桥平安里段走上一个来回,看看河面上是否有垃圾,遇到有人在河里洗衣服或钓鱼便加以劝说和制止。

而在紫阳街道,像赵掌珠一样的民间护水员还有29位,他们分别负责巡查上城区范围内的中河、贴沙河、新开河、新塘河、钱塘江五条河道,对洗衣、钓鱼、洗澡、游泳等破坏水质的行为进行劝导,尽心尽力管护好家门口的母亲河。

他们总说:“家园是自己的,我们每天生活在这里,就更要好好地保护它。

每天风雨无阻巡河四次以上

专管洗衣、垂钓等不文明行为

上周五上午9点,记者在贴沙河边找到了正在巡查的赵掌珠。她身穿印有“紫阳护水队”字样的天蓝色T恤,头戴蓝色鸭舌帽,正在劝说一对洗衣的母女。

小妹,这个贴沙河是备用水源,不好在这里洗衣服的。”“如果人人都像你们一样在河里洗衣服,那这些肥皂泡沫,到头来都吃到肚子里了,多不健康。为自己想想,也为别人想想。”赵掌珠一个不停地劝说着。一开始,这对母女态度比较差,用“要你多管闲事”来回击。

见赵掌珠似乎不打算放弃“管闲事”,便开始替自己辩解,“家里只有20个平方,没地方洗衣服,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即便这样也是不行的。”赵掌珠的音调慢慢提高,不少路过的居民纷纷来围观,母女俩被说得难为情了,最终端着水桶上岸走了。

待母女俩走远,赵掌珠拿出随身携带的护河日志本,记上一笔“9月11日,早上9点,有2人在洗衣,被劝退。

当问到为何选择做护水员时,赵掌珠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不想看到政府花了这么多的财力、物力治理好的河水,再被人为地破坏。守在家门口,保护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心里踏实,环境好了,平时走走心里也很舒服。

赵掌珠负责的河段只有短短500米长度,但每天她都要来来回回巡查四次以上,不管刮风下雨。

唉,现在都习惯遭人白眼了。”赵掌珠说,与刚成立护水队时的情形相比,现在情况已经好很多了。刚开始时,在河边洗衣服的居民确实很多,几乎每天都要劝说10来个。

怎么劝说都不理,就是把我们当空气。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厚着脸皮慢慢磨,磨到见我烦了,自然就走了。”赵掌珠说,甚至有时候,她还会跑到人家家里去,一刻不停地给居民“讲事实、摆道理”,“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人家见我怕。

遇到在河道里搭建洗衣平台的居民,赵掌珠也是毫不客气地“”。一开始,自掏腰包请收废品的大叔帮忙拆,但居民屡拆屡建,赵掌珠没办法只能请来社区和城管执法。“斩断了下河的路,自然洗衣服的人就少了。

现在,一些熟面孔见到赵掌珠时,还会主动报备,“大姐,我现在都不去河里钓鱼了”、“我也不去河里洗衣服了”,就怕被赵掌珠逮着多说几句。

 

相关报道:

年底前 杭州41条黑臭河道有望“摘帽

摘掉"黑臭"帽的横一港 放养甲鱼苗保护水环境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范昱 通讯员 任凡迪 王蕾        编辑: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