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潭印月的合影里 留有多少人的青春记忆

27.07.2015  10:03

图1:裘先生五兄妹合影,摄于1970年。

图2:严大伯50年前与三潭印月的合影。

图3:朱先生这张合影摄于1977年8月1日杭三中毕业那天。

昨天开始,三潭印月就要进行一个多月修缮保养。对很多杭州人来说,三潭印月代表着西湖,杭州的城市标志,本土电视台的台标,都体现三潭印月对于杭州的重要性。

不管来杭州游玩的外地人,还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很多人都能找出几张和三潭印月合影的经典照片。

昨天,快报发起把你和三潭印月的合影分享给大家的活动,很多读者通过85100000热线和官方微信参与,给我们发来了自己或家人与三潭印月的合影,我们对这些读者做了回访,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朴实的故事。

 

我们发现,发来照片的读者,大多是划船去三潭印月的(也有人说是游泳过去的),和现在一样,西湖的手划游船分自己划和船工划两种,在很多人印象中,西湖里手划船过去是几毛钱或几块钱一小时,曾经凭大学学生证还可以免费租借手划船。那时候有照相机的人不多,他们和三潭印月的合影照片,大多是借的相机拍的。而且当时对三潭印月石塔的保护也没有现在这么重视,所以很多人的合影都离得很近。

裘先生发来的五兄妹合影,时间大概是1970年,他们坐手划船过去,请船老大帮忙摁了一张,船老大大概从没按过相机,所以拍得有点糊。

照片中蹲在前排最左侧的就是裘先生,五兄妹中最小的一个。当年小姐姐跟小哥哥在黑龙江农场,大哥在瓶窑插队,他和一个姐姐留城,在杭州一家工厂里做工。1970年,哥哥姐姐陆续回到杭州,五兄妹又聚在一起特别高兴,划船游玩西湖,船到三潭印月附近,兄妹们提议合影,让船老大帮忙拍照。(图1)

68岁的严大伯1964年插队下乡到临安,1965年夏天,他趁农闲和几个小伙伴回到杭州,一天去一公园附近小伙伴家玩,在柳浪闻莺,发现一艘已经沉到水里的破船,几个小伙伴花了几天时间把小船修好,自己做了船桨,在西湖里划,划到三潭印月附近,跳船登上三潭印月石塔,小伙伴帮忙拍下照片。严大伯说,两天后,小船被管理处的人发现并没收了,记忆中,那是他唯一一次在西湖划船。(图2)

朱先生照片中身穿白衬衣,看上去年轻帅气,相貌不输现在的影视明星。

朱先生如今快60岁了,1977年8月1日杭三中毕业那天,他和十几个要好同学一起去西湖游玩,手划船经过三潭印月时,有人说让他看镜头,就留下了这张照片。(图3)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蒋大伟        编辑:沈涛